阿坝70年 · 印记(3)| 把公路修到阿坝去

来源:微阿坝 时间:2023-02-14 13:56:13 编辑:田恒铭 点击:
就在《岷江报》创刊号的第二版头条,就出现了关于阿坝高原历史上最大的“天路工程”——成阿公路建设的新闻。至此以后,每期报纸以多则三条、至少一条的频率向读者报道成阿公路建设的方方面面。显而易见,成阿公路不仅牵动万人心,更是关乎自治区发展的命脉工程。
今天我们知道,成阿公路还是建国初期四川省的第一条干线公路,也是连接成都平原与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一条现代公路。在当时,伴随公路的延伸,新的各级政权在川西北地区逐步建立,而《岷江报》的长期关注报道不仅全景式纪录了整个修筑过程,同时也展示了现代公路不断延伸给偏远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篇《战胜困难把公路修到阿坝去》是以“成阿公路民工二支二大二中队全体同志”的名义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文中透露了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直抵阿坝),更有一些细节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工地上的景象:“初开工时,工具不够,每小队十二人只有三四样工具,同志们都喊出克服困难的口号,用双手来代替工具。青年同志刘顺然双手都被石子划开了口,但却从不叫苦,仍然情绪很高地干活……”
1953年1月7日报纸《穿洞子山削平了》一文则描述了位于威州到理县一段险路开凿的场景。一边是汹涌的杂谷脑河,一边是险峻的山崖,公路必须要在这里凿开。筑路工人面对的不仅是可怕的施工场地,更是紧迫的施工时间,他们确实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琢磨怎么干了。于是,“民工队里十八人响应三级号召,担当开路先锋。他们用绳子拴住腰,把自己吊在悬崖上打炮眼,”在没有立锥之地的峭壁上打炮眼不是插花瓶,困难程度难以想像。民工们在争分夺秒抢抓时间的同时,还琢磨出许多好办法,“民工成有明发明了专打边坡的蛇头炮纤,廖成富发明了螺旋浆炮纤,黄银洲创造了木棒软梯和三角架……再加上同志们不分昼夜辛勤努力,穿洞子的困难被突破了。”
1月10日的《成阿公路民工二支二大六中队发扬民主钻研技术五次夺红旗》《战胜了大石六险岩》等稿子把艰辛、火热的建设场面写了进来,读来让人感慨万分。
1953年,成阿路工地动员会(图片由四川路桥集团提供)
除了劳动场面,一些小稿则把笔端指向不太起眼的“小事”,今天读来反而更让人动情:
在理县一个叫欢喜坡的地方,成阿公路建设如火如荼。一天傍晚,筑路民工吴居友因为负责最后放炮开岩而最后一个收工。此时天色已晚,晚霞隐去。暮色中听到河边传来羊的叫声,吴居友顺着声音寻看,发现一只失群的小羊羔跌落在乱石间动弹不得。丢失一只羊可不是小事。想到老乡一定焦急搜寻,吴居友顾不得疲惫,抱起小羊羔从河滩爬到半山腰上的山寨,把它交给了失主。(《民工送羊还老乡》1953年1月4日三版)。
无疑,成阿公路建设是各族人民热切期盼的大事,得人心,顺民意。1月4日刊登的《汶川的新气象》反映了才刚刚修通的公路给当地带来的变化,人们来往方便了,货物运输便捷了。而让老百姓感受最直接的可能是物价,因为交通改善,街市上布匹、百货应有尽有,并且价格“十股相因了两三股”。
在薛城,羌族小朋友宋巧花、陶先弟、查先弟三个孩子利用假期砍柴、割草挣钱,他们要扯来布做了花裙,“过儿童节时我们要穿起花裙子,上街看汽车”。这篇《穿花裙看汽车》(1953年6月4日三版)的新闻使人们期待通车的心情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