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省委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现场,不断切换的大屏幕上,21个市(州)主要负责人逐一发言,各自晒出上半年“成绩单”。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透过两个关键词,一些新的发展动力正在形成。
“新”
抓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形成新机遇
“乐山晶硅光伏产业势头强劲,全球光伏企业前10强有5户投资乐山,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近4倍”“广安引进了设地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170亿元和邦生物双甘膦项目”……上半年,不少市州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赛道上持续发力,成效明显。
今年上半年,资阳积极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以“中国牙谷”为支撑,先后引进国内外知名口腔企业95户,成为全国最大口腔产业集聚地。
作为全省发展极核,上半年,成都同样围绕新兴产业布局,包括新签约引进腾讯未来中心、比亚迪半导体产业化建设项目等重大项目227个、总投资4544.4亿元,以重大项目进一步扩展产业发展空间和能级。就在今年1月,总投资不低于60亿元的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落地成都,该项目也是空客公司在欧洲之外直接投资建设的首个飞机循环利用项目。
“绿”
深挖资源优势让绿色低碳优势更突出
上半年,各地持续发力优化产业结构,用好用活本地资源禀赋。记者梳理发现,各地绿色低碳发展成效突出。
甘孜围绕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已完成清洁能源二次摸底,技术可开发量达2亿千瓦,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柯拉光伏电站开工建设,同时正加快锂电资源开发,与宜宾、眉山以及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共建“飞地园区”。
阿坝上半年一直在致力于做好锂矿和光伏、风能开发利用,加快构建“6+N”高原特色农牧业、“5+N”生态工业、“1+6”现代服务业产业新体系。
宜宾在“链主”企业吸引大批配套项目落地同时,进口增长的新动能也在形成。
盘活文旅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打造经济增长绿色引擎,也成为不少地方的选择。甘孜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召开了首次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出台文旅发展10条激励措施,启动全域博物馆之州、稻城县天文考古公园建设。6月以来,全州累计接待游客7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2亿元,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冯 陈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