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打造全省首个“低碳社区”的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枫摄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四川地处长江上游,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啪!”轻扭沼气燃气灶旋钮,一簇浅蓝色火焰蹿起来。6月21日7时,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居民冯利琴在自家“沼气井水豆花”店,打开沼气燃气灶煮豆浆。“现在已经用惯了沼气,一是节约,二是特色。”
环顾海龙村,店招上打“沼气”二字的铺子不少。冯利琴的豆花店外还有几口沼气池,“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留下来的,整理后继续使用。”
斑驳的石板,绿色的青苔,带点沧桑的沼气池,似乎在诉说久远的历史。
50多年间,海龙村的沼气建设经历了萌芽、辉煌和衰落,如今再次复兴:全村在家的260户人,一半使用沼气。如今,沼气承担了海龙村的新使命——以沼气做引子,践行“双碳”目标,突出“低碳共富”理念,安居区正携手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联合打造全省首个“低碳社区”。
一个西部乡村如何打造“低碳社区”?6月20日至21日,四川日报全媒体一线蹲点采访组扎进了海龙村。
农村的碳排放主要来自
●烧柴火等生活用能排放
●农田化肥溶解产生的氧化亚氮和水稻田产生的甲烷
●生活垃圾、秸秆等腐烂产生的温室气体
“碳”索有基础
上个世纪已是全国有名的沼气建设村
走进海龙村,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白墙灰瓦的穿斗式民居在山坳里错落有致,条石砌成的一道石堰将浅浅的河流一分为二,灰白的鸭子在水里自由嬉戏,一旁的老式水车在水流冲击下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白墙上、山崖间,有不少极具年代特色的标语。
6月20日,时值正午,海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熊建和村干部挨家挨户检查沼气的安全使用。“夏天温度高,沼气产气多,中午时候巡查最好。”
“气多了要放哈。”“一定先看气表,绿色区域才是安全的。”“有问题随时联系我们。”熊建熟门熟路,不一会就带着记者来到了谢婆婆家的凉粉店。该店在村子的核心区域,也是村里生意较火爆的小店。
“前面是国家航天育种中心凯歌基地,里面种的都是太空蔬菜;那边是沼气陈列馆、食堂……”谢婆婆喜欢和客人闲聊,当海龙村的“向导”。站在谢婆婆家院坝往公路上看,接连有小汽车、中巴车开过,停在二三十米外的沼气陈列馆门口。“经常有一车又一车的人去参观,看我们的沼气历史。”
听了谢婆婆的介绍,记者立马走进了沼气陈列馆。聆听历史讲述、细看展品陈列……记者对这个村的沼气历史有了更深认识。
1970年8月,遂宁选派的一批干部学成归来,在海龙村原属的凯歌社区试建成功了一口容积为4立方米的条石结构沼气池;1973年,海龙村基本实现全村沼气化,成为当时全国有名的沼气建设村。“当时村子周边光山光岭,无柴可烧,大家用沼气照明、煮饭,可以说是一场能源变革。”熊建回忆道。
在沼气陈列馆的众多老式陈设中,海龙村第一口沼气池的微缩模型特别引人注目,“这是村史的重要陈列。”讲解员介绍,这口沼气池的原形就在海龙村五组。
“沼气在当时解决了村民的燃料问题,现在又给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海龙村有基础走‘低碳共富’之路。”安居区农广校校长陈勇一句话,道出了一条探索之路。
“碳”索新课题
在乡村怎样固碳、减碳,实现低碳、零碳
荷塘荷叶田田,平坝、坡地粮油果蔬规划有序。漫步海龙村,即便头顶阳光炙烤,仍满眼绿意,让人觉得清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8年,海龙村启动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当时并无低碳方面的规划。2021年6月,当地提出“在规划范围上扩面、在规划理念上超前、在规划成果上提质”,低碳慢慢进入规划视野。
一个户籍人口只有1500人的海龙村,如何建设绿色低碳社区?碳排放主要在哪里?
从沼气陈列馆出来,在谢婆婆凉粉店的方桌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打开话匣子。村民们大多知道低碳这事儿,但似乎并不明白其中深意。
前不久,一组村民杨国玉在海龙村“五好家庭”评选中,因房前屋后“六顺六净”,获得第一名。奖品是价值150元的生活用品。在她看来,低碳就是爱护家园环境。
“这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对在乡村地区如何实现低碳,安居区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邹凤很有兴趣。她说,海龙村山清水秀,生态本底很好,“双碳”背景下,城市、工业的减碳较为常见,但在乡村怎样固碳、减碳,实现低碳、零碳,还是一个新课题。
陈勇觉得,沼气是海龙村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突破口。“要问碳到底从哪里来,我给你们一个推荐。”陈勇的推荐,就是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他们才是专业的,经常在村里搞各种测试、监测。”
蹲点两天,记者没能在村里“偶遇”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人员。后来,沼气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刘刈告诉记者,根据实地研究,海龙村温室气体主要来自三方面:烧柴火等生活用能排放;农田化肥溶解产生的氧化亚氮和水稻田产生的甲烷;生活垃圾、秸秆等腐烂产生的温室气体。“据估算,村里每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约2700多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燃烧100万升汽油的碳排放量。”
乡村有碳排放,也有碳吸收。刘刈介绍,经测算,海龙村的林地和农田土壤每年能固碳1500吨左右,“农村可以提供森林碳汇,减排潜力很大,目前,农村地区温室气体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0%至20%,做好农村减排,为‘双碳’留足更大发力空间,这也是我们在乡村做低碳的初衷。”
1200吨,这就是海龙村的碳净排放量,也是“低碳社区”要攻克的减排目标。
为此,海龙村采取可再生能源替代,高效利用沼气;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氧化亚氮排放;稻田和藕塘精细化管理,改变淹水方式,减少甲烷排放;加大森林养护力度,帮助固碳……
“减碳方法很多,主要是根据村里实际进行搭配,力求投入小、减碳效果好,最终探索出成熟甚至可复制的乡村低碳实施方案。”刘刈说,海龙村并不是“在一张白纸上摸索低碳方案,而是立足已有的基础来做”。
“碳”索新机遇
要在全国率先探索出农村地区低碳排放技术标准
20时,太阳能路灯在海龙村次第亮起,蛙声在荷塘此起彼伏。徜徉在硬化的通村路上,白天的怀旧村落到了夜间又是另一番景致。
在村里住了一夜,6月21日一大早,记者就被轰鸣的机械声唤醒。起床一看,村中多处散落着水泥排污管道,施工方正抓紧时间填埋。
“海龙村的污水处理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管道铺设的费用就占到80%。”邹凤介绍,当地打造“海龙凯歌”乡村旅游项目后,游客量激增,今年“五一”小长假游客达10.6万人次,给村里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
反过来看,这也给当地建设“低碳社区”带来新机遇。2021年8月,海龙村联合周边的常乐村、万福村、铜钱村等7个村组建海龙联村党委,建设“低碳社区”是7个村共同的努力方向。
体量变大后,计划总投资20亿元的生物质能源工程项目签约落户海龙村,建成后年可处理秸秆、粪污等有机废弃物13.7万吨,年产净化沼气1450万立方米、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400吨。“有机废弃物消纳范围能覆盖整个常理镇和周边区域,在更大范围内发展绿色循环经济。”项目投资方瑞昊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雷进宝说。
顺着村道继续前行,在海龙村一组,记者看到了刚投用的安居区贵旺家庭农场沼气工程种养循环综合利用项目。白色围墙上,写着“大办农村沼气”几个大字,3个黑色的巨大圆柱体矗立眼前。
“这是一个地面式沼气工程,和一旁的生猪养殖场连接,每年能处理猪粪污4800多吨,日产气量200立方米。”陈勇一边说一边扇着草帽降温,衬衣袖口偶尔透出晒得分明的“黑白分界线”。原来,自从海龙村要打造“低碳社区”,区里不少部门都组织专班“沉浸式蹲点”海龙村,邹凤、陈勇都是专班成员。
“这些沼气可供村里1号集中安置点及周边80户村民使用。”贵旺家庭农场负责人肖仕周告诉记者,沼气给村民使用,沼渣和沼液会作为肥料还田,构成“猪—沼—果(菜、粮)”循环农业。
在安居区委书记吴军看来,海龙村是安居区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重要探索地,其打造四川首个“低碳社区”的试验,就是要在全国率先探索出农村地区低碳排放技术标准,做实、擦亮、立稳“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的金字招牌。
离开海龙村,路经琼江源时记者得知,前不久,因河长制工作成效显著,安居区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获得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1000万元激励,属全省唯一。
大环境与小环境相辅相成,村民与外来者共同发力,政府与企业携手而行……我们期待海龙村低碳探索的成功。(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萍董世梅陈君罗之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