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东坡文化走向世界代代相传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重访眉山市三苏祠

来源:华西都市报 时间:2022-06-21 11:06:39编辑:张可芯

6月9日,游客参观三苏祠。王越欣 摄

三苏祠前厅的牌匾和对联。王越欣 摄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
镜头回放
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眉山市中心城区的三苏祠。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总书记一路走一路察看祠内建筑、陈设、楹联、题记,不时询问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情况。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坐落于眉山市中心城区的三苏祠,走出了中国古代文坛最著名的“父子档”。苏洵、苏轼、苏辙三人均位列唐宋八大家,其中尤以苏轼成就最为非凡,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其名言。
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三苏祠。总书记一路走一路察看祠内建筑、陈设、楹联、题记,不时询问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情况。
“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加强东坡文化研究和传播,努力把三苏祠建设成国家一级博物馆。”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表示。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奋力建设文化强市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苏祠,并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对我们莫大的鼓舞和巨大的鞭策。”6月17日,距总书记到眉山考察后不到10天,眉山召开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
座谈会上,眉山市委书记胡元坤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多次作出深刻阐述、重要指示。总书记的重要要求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要以尊崇敬仰的态度来传承弘扬,把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丰厚营养,转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贞信仰。要以守正创新的精神来保护挖掘,推动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要以观照当代的自觉来活化利用,让东坡文化在眉州大地经久不衰、大放异彩,更好地涵养城市气质、滋养百姓精神、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三苏”的故乡,千百年来,在东坡文化的滋养下,眉山人耕读传家、崇文尚礼。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古迹,“东坡”二字在眉山可谓是融入了骨血。
胡元坤说,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殷殷嘱托、扛起应尽之责,以传承弘扬东坡文化为重点,进一步塑造坚定文化自信的“眉山载体”,奋力建设文化强市。
而大力传承弘扬东坡文化,要坚持“以文塑城、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促廉”的思路,把东坡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用东坡文化浸润城市文明,打造东坡文旅新热点,传承“三苏好家风”,让眉州大地充盈浩然正气。
加强东坡文化研究和传播
把三苏祠建成国家一级博物馆
三苏祠是历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苏轼在此生活多年,其多篇诗文都回忆到儿时在此生活的情境。
目前,祠内收藏文物一万余件,陈列数百通由宋至今的珍贵碑刻。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
总书记多次引用苏东坡的名言。人民网曾以“常提儒家名言、苏轼名句最多”来概括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情况。总书记曾引用的苏东坡名句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等。
“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加强东坡文化研究和传播,努力把三苏祠建设成国家一级博物馆。”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表示,三苏祠将加强东坡文化研究和传播,大力挖掘东坡文化的当代价值,讲清东坡文化的形态和特质,开发更多的东坡文化产品,让东坡文化走向世界,代代相传。
“具体而言,将在4个方面发力。”陈仲文说,一要加强研究发掘,特别是在东坡家教家风、家国情怀、民本思想、美学思想等方面深入研究发掘,实现东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二是要建设过硬的人才队伍,培养一批更专业的东坡“守门人”。三要提升展览陈列品质,以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老百姓看得到、听得懂,更好地传播东坡故事。四要强化博物馆的传播教育功能,让东坡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特别要面向全世界传播好东坡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激励涌现更多“三苏家庭”
推动家风家教传播和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苏祠考察当日,已在三苏祠工作了40余年的徐丽为总书记作了全程讲解。徐丽记得,在东厢房里一幅名为“家风世传”的展板前,她向总书记讲述了苏洵及程夫人因材施教、题砚教子,督促苏轼清风做人、勤政廉洁的家风家教故事。
习近平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一个人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其价值观有多大影响?中国著名作家、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刘小川曾表示,苏东坡是一个“最具良知”的官员,为官十几个地方,做到了以民为本,清正廉洁,“这股浩然正气,能追溯到他的童年,追溯到苏家良好的家风,追溯到他的爷爷、父亲和母亲的言传身教。”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被称为古代四大贤母之一,她的言传身教,对苏轼有着巨大的正面影响。“不发宿藏”“不残鸟雀”等家风故事至今口口相传。母亲的教育对苏轼影响至深,从苏轼一生“微官敢有济时心”的伟大抱负和“不以一生祸福,易其忧国之心”的人生实践中,都能看到程夫人的教育成果。
此外,父亲的教诲苏轼也从未忘记,并以此教育自己的子女。“苏家树立了一个家风传承的典范。”陈仲文说,作为三苏祠的“守门人”,接下来将和工作人员一起,继续发掘三苏家风家教,涵养更多的家庭。
徐丽表示,一直以来,三苏祠在讲解员的培训中,也特意加入了如何向来三苏祠参观的孩子、家庭生动讲述苏氏家风家教故事。“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继续研究挖掘三苏好家风故事,以更丰富的形式、群众更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推动家庭家教家风的传播和建设。”徐丽说。(记者 李庆 王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