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金刚”“熊猫妹儿”……成都新能源公交越来越多本报资料图片
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统筹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绿色低碳转型迈出新步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机制加快形成,城园相融、蓝绿交织的公园城市形态全面呈现。——摘自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城市建设中强调绿色发展,既是市民生产生活得以持续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自然基础。
倡导更多元的绿色出行方式,助推绿色建筑的发展……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相关部门和单位以踏实行动达成切实转变,将万千市民对公园城市的无限憧憬变为现实,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成都正渐行渐近。
向未来笃行之
成都将出台全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
8000多平方米的屋顶花园,像给建筑戴上了“防晒帽”,降低了大楼的城市热岛效应;大楼设置的采光天井,可以让87%的功能房间能够达到自然采光标准,白天开灯的概率大大降低;位于楼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不仅可供照明,还可以供电动车充电……这就是日前启用的成都首个“近零碳建筑”——中建滨湖设计总部(中建低碳智慧示范办公大楼)。
办公区不仅有8000多平方米的屋顶花园,大楼四周墙面也布有绿色藤蔓,仿佛穿上了一件“节能外衣”。这些举措能减掉多少碳排放?中建西南院双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渊表示,8000多平方米的屋顶花园除了吸收热量外,一年的固碳量能够达到1000吨。此外,大楼的地下室还设置了雨水收集池,用于植物灌溉和场地冲洗。同时,大楼还通过智慧灌溉系统来节约水资源,“据测算,每年可减少用水约1700吨。”
如何助推绿色建筑的发展?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该局将出台《成都市绿色建筑促进条例》,进一步提升成都市绿色建筑执行标准,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确保明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不低于70%。另一方面,还将出台全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完成58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实施小区建筑的节能改造。
“加快推进以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为重要内容的‘新城建’,也是接下来的重要举措。在这一方面,成都将进一步增强正向BIM、大数据、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大力推动自动化施工机械、建筑机器人等相关设备设施的创新应用。”该负责人表示。
绘蓝图怎么干
成都公交今年再添1400余辆新能源公交
短途骑单车,中途坐公交,长途乘地铁……在成都这座城市内,一个高效低碳的绿色公共交通网,每天都在为城市里的人们提供着多元便利的出行方式。
“萌嘟嘟”“蓝金刚”“熊猫妹儿”……绿牌的公交车越来越多了!细心市民张女士发现,如今的成都街头多了不少新能源“绿”公交。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着力优化交通结构,坚持“轨道引领、公交优先”,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合理规划建设充(换)电设施,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首选。
为了让市民出行更加绿色、更加低碳,记者也从市交通运输局和成都公交集团获悉,到2022年年底,中心城区5+1区域计划将完全告别燃气公交车,实现新能源公交全覆盖。
目前,成都公交集团已有50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预计今年还将增加14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
“这也意味着,到2022年底,中心城区5+1区域的公交车都将换为纯电动的新能源公交。”成都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量新能源公交的投放,对充电来说是一个大考验。成都公交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目前,金沙公交枢纽综合体是西部乃至国内最大的单体公交充电站,拥有30多个为电动公交充电的“充电弓”,以钛酸锂电池车辆为例,每台车只需要15分钟左右就能充满电,充满后大概能行驶60公里。
记者了解到,根据实际用途,车辆除了配置有钛酸锂电池外,还配有磷酸铁锂电池,这些电池均可回收再利用。车辆的续航里程、时速与安全性也有了提升。
随着CNG和LNG公交车逐步更换为电动公交车,将彻底实现成都公交车辆“新能源化”。
成都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于燃气公交车,每辆电动公交车每天减少0.12吨碳排放,依照这个数据,仅中心城区5+1区域的6500余辆电动公交车一天就能减少780吨碳排放。
(记者 袁弘 田程晨)
专家访谈
完善新能源交通工具应用的激励机制
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成都市社科院同城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廖茂林: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厚植公园城市生态本底”是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基础保障。公园城市建设要以“青山绿道蓝网公园”为生态骨架,全域布局大尺度生态廊道和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实施全域增绿行动,力争至2025年500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0%。宏观层面上以空间整合为重点,建构减碳联动发展的低碳空间格局;从微观尺度上建立产业、基础设施及居住互为联动且有韧性的协同发展“碳代谢”单元。
完善新能源交通工具应用的激励机制。优化车辆结构,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对传统动力汽车的替代,大幅降低交通领域的化石能源依赖和碳排放量。交通设施绿色转型,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合理布局交通设施,以“轨道+公交+慢行”三网相融构建绿色低碳出行交通体系,减少交通碳排放总量,中心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70%。未来,应深入贯彻实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要求,大力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鼓励市民扩大绿色消费、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营造绿色低碳发展环境。(记者 陈仕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