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公司产值目标2.8亿元,从实际经营情况来看,预计一季度实现产值2.82亿元。”3月20日,成都士兰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有能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该公司重点承担芯片制造的第一个环节——功率器件芯片的外延片制造,是国内尺寸最全、制造技术领先的硅外延片制造企业。一季度,其加紧实施产能扩充项目,各项生产经营数据一路向上。
起步就冲刺,开局要争先。开年以来,我省继续把工业经济增长放在突出位置,机器轰鸣的生产线上,制造业正全力冲刺“开门红”。
加班加点抓生产,企业按计划扩大产能
位于成都市金堂县成阿工业园区内的成都士兰公司,外延厂车间机器轰鸣。生产线上,8名工人在15台外延炉前穿梭,装片、取片、测试,满25片则合并批次送出。
从该公司的厂房穿过联房通道,就是成都集佳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两公司同为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都集佳公司专注于芯片制造的最后环节——功率器件、功率模块、MEMS传感器等车规级、工业级和消费级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
今年春节期间,两家企业所有的生产线都没有停工,有920名工人坚守岗位。“目前订单多,生产安排紧凑,今年将按计划持续扩大产能。”成都集佳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丁立国说。
全球缺芯背景下,2021年成都士兰公司、成都集佳公司订单饱满,生产能力甚至不能满足订单需求。两公司启动的汽车级和工业级功率模块和功率集成器件封装生产线项目,已纳入2022年四川省重点项目。
这样加班加点的生产场景,在四川的制造业企业中,并不鲜见。
2月7日,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东方电机一跨厂房在“焕新”后重新开工。一大清早,车间内就开足马力,加紧生产清洁能源装备产品,包括CAP1400国家重点核电产品、抽水蓄能机组、葛洲坝全球尺寸最大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百万千瓦级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火电机组、国内单机功率最大的120兆瓦电动机等。
“毫不动摇抓落实、强协调、抓督办、提绩效,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开门红’目标,力争一季度新生效订货、新中标订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全部完成挑战目标。”东方电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鄢志勇说。
早在去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在对2022年的总体要求中明确:保持经济合理增速。四川预判:2022年一季度会是一个“大坎”,要保持经济合理增速,“必须坚决迈过这个坎。”确保一季度“开门红”,至关重要。
工业稳,全省经济就稳。对于制造业而言,“稳”“强”“协”“转”四个关键词尤为重要。“多措并举保电力供应、全力以赴稳工业增长、千方百计增发展后劲、突出重点强优势产业、严细慎实守风险底线。”对于一季度工作,省经信厅厅长朱家德如此谋划。
全力以赴稳工业增长,政策加码持续激发企业信心
2月24日,四川省重大项目、投资108亿元的新都首个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中心——科成轨交航空云计算(大数据)总部基地暨数字经济产业中心项目一期竣工。该项目将打造一流的云计算大数据总部研发基地和数据资源集聚中心,打造新都区龙头型、引领型项目。
2月底,德恩精工占地65亩的德恩云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正式完工。该项目新建厂房3.9万平方米,新建数字化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自动料仓、物流输送等全新智能制造生产线,将推动工业企业核心业务向云平台迁移,实现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优化管理。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重点企业全力冲刺的背后,是我省高位谋划、高位推动。一季度,我省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鼓点”密集。
1月11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对工业经济一季度稳步开局作出安排部署。“精准谋划2022年稳定工业增长各项工作,总的思路是聚焦制造强省建设,主攻点是提升‘5+1’现代工业体系能级、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规模,落脚点是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一天后,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今年第一次会议。“把推动制造强省试点示范和争创国家高能级平台作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启动重点城市和特色优势产业试点示范工作,全力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
随后,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实现2022年一季度工业良好开局的通知》,提出能源保供、存量增产、项目建设、资金协调、政策落实、市场开拓等八项措施,全力推动工业经济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
“能源保供应保尽保”“鼓励支持辖区内有市场、有订单的工业企业一季度加班加点生产”“具备条件的重大工业项目抓紧上马”……政策加码,持续激发企业信心。
省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工业投资增长14.1%。41个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29.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0%。(记者张彧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