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
3月2日晚,一条消息发到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微信联络群。
“大家精彩的履职情况可提供,我努力当好宣传员。”全国两会开幕在即,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省侨联主席刘以勤被人民政协报(网)聘为“特邀委员记者”,在群里征集线索。
刘以勤的话,引来一波点赞——是啊,过去这一年,每位委员都努力书写着自己的精彩。“责任”与“实干”,是大家共同的座右铭。
对于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来说,何尝不是如此?
在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正式开启之际,四川代表委员纷纷晒出履职成绩单。
我们的建议得到国家采纳
过去一年,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和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始终紧盯一个目标:助力高质量发展。
去年6月,在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下,两地全国人大代表首次联合开展专题调研,共商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大计。“经过走访调研,我发现两地在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大行政区和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探索力度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府参事周晓强说。
全国人大代表、达州市宣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耿新翠,在去年11月参与了省人大常委会对西渝高铁安康至重庆段四川境内建设推进情况的集中视察活动。令耿新翠特别开心的是,今年1月,西渝高铁安康至重庆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但代表们对西渝高铁建设的关注仍未停止。“一定要超前考虑,注重主体工程和临辅工程的灾害风险防范。”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鹏特别提醒。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主任谢商华长期关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她的提案《关于促进国有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权益混改,为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的建议》,被吸纳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经过多年呼吁,四川率先进行的这项改革,终于上升为国家顶层设计并在全国复制推广。”谢商华高兴地告诉记者。
我们将呼声化为实在举措
“我们的每一份履职建言、每一次履职活动,都应高度关注民生难题、社会热点,真正做到把民生扛在肩上。”接受记者采访时,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曾芳这样说。
如曾芳所说,代表委员正是这样做的。去年,住川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共提交9份提案,这些提案均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其中,《关于加快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得到教育部答复:将推进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协调多方力量办好新时代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和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事关农民生活品质提升。如何充分激发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全国人大代表、凉山州昭觉县庆恒乡庆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吉克石乌一直在探索。
去年,庆恒村与凉山州大农国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共同打造共享乌金猪庄园产业项目。“截至目前,已实现租金收入3.84万元,预计明年分红8万元,往后还将逐年增加。村里994户4096人都能从中受益。”临去北京,吉克石乌告诉记者这个好消息。
不过,要问2021年建议转化最快的委员,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尤尼泰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总裁蓝逢辉一定榜上有名——2021年3月4日,蓝逢辉委员提交《关于延长中小微企业税收和社保扶持政策的提案》;3月9日财政部作出回复;3月3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出台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去年我的4件提案中,这件提案办理效果最好,我最满意。”蓝逢辉说。
我们乐于为群众办实事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元根村党支部副书记毛珍芳一直致力于为村民探索致富新路。在去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毛珍芳又有新作为。
去年乡人代会上,与会代表票决确定了拓展乡自然保护区成片发展蔬菜项目,然而,村民们不敢“尝新”。此时,毛珍芳站了出来,将自家最好的3.8亩土地全部用于种植高山白菜,以实际行动动员群众抓住机遇。随后,元根村先后有30余户村民参与进来,首批元根高山白菜销售收入逾20万元。现在,毛珍芳又瞄上新路子,“经过多番研究,我们决定利用后山荒地种植集药用价值与观赏性于一体的黄柏树,村民小组长正在统计参与人数。”
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政协委员也不甘落后。
对于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西昌学院院长贺盛瑜来说,最开心的就是在走访调研中寻找提案线索,让建议切实为老百姓带来好处。
贺盛瑜的提案十分关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及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领域。去年,贺盛瑜在提案中建议,产教融合、政企合作,提升民族地区电商物流全域服务基础能力,得到农业农村部积极答复。同年,盐源苹果在部分电商平台同类农产品中排名第一,会理石榴通过铁路运输卖到了俄罗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婷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