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 风 破 浪 两 年 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记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2-01-03 09:43:12编辑:付仁录
一元复始,又开新局。2021年12月27日,川渝高竹新区管理机构揭牌。同一时间,高竹新区2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地,这一全国唯一实体化运行的跨省域共建新区步入发展快车道。
一年多前,川渝两省市政府共同批复在广安市邻水县和重庆市渝北区交界处设立高竹新区,共耕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实验田”。
一年多来,高竹新区拔节生长,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年来,川渝两地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聚焦“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的发展定位,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和高水平协作联动,高位统筹,系统谋划,一条心、一盘棋,扎实推进双方议定事项落地实施,着力健全完善规划政策体系,推动重点任务加快落地,聚力重点区域率先突破,加强体制机制集成创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势见效。
两年签署合作协议500多个
合作数量之多、层级之宽、密度之高、范围之广前所未有1月1日,迎着2022年第一缕阳光,资阳乐至高铁商贸新城挖开第一镐土。
商贸新城是成渝中线高铁的配套项目,乐至方面立下军令状:保证高铁贯通前竣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决策,更是四川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迎来的重大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行动要快。两年来,川渝两地勠力同心,战疫情、战脱贫、战各种自然灾害,相向而行的步伐从未停歇——
据统计,两年来,四川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主题的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会议及省政府常务会高达70余次。
2020年上半年,由省市党委书记为组长、省(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川渝两省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联席会议机制、常务副省(市)协调会议机制、下设7个专项工作组的跨省联合办公室逐一建立,全面构建起从决策、协调到执行的三级运作机制。迄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已举办4次。每次会议,都致力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问题解决,并形成丰硕成果。
不仅如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仅半年,重庆与四川还相继以市委、省委全会名义,审议通过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成为推动两地工作的始终遵循。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两年来,川渝合作的双手一再紧握。据不完全统计,两地各部门、各市州区县、各领域共签署合作协议500多个,合作数量之多、层级之宽、密度之高、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两年来,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特征初步显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列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四极”、获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10个毗邻地区合作功能平台设立……2020年,川渝地区GDP总量占全国比重较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2021年前三季度,这一良好发展势头进一步延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见到新成效。
川渝省级高速公路通道达13条
聚焦补短板、打基础、增动力、利长远重点任务,国家战略正转化为两地发展的实际成果
全程两个半小时!2021年12月24日,成资渝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天府新区到重庆两江新区实现高速直达。
此前,从天府新区到两江新区,单程至少需4小时。一条高速路,让川渝之间联系更密、距离更近。
两年来,聚焦补短板、打基础、增动力、利长远重点任务,川渝携手唱好“双城记”,持续强化各地区、各领域和各层级协同合作力度,不断将国家战略转化为推动两地发展的实际行动。
筑牢发展新根基。一个案例被反复提及:2020年11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成达万高铁可研报告。40天后,项目即破土动工。
两年来,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强国试点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获批契机,累计开工现代基础设施项目29个,完成投资1300亿元以上。迄今,川渝省级高速公路通道已达13条、在建7条,渝昆高铁、渝西高铁和成渝高铁中线等项目正支撑起“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抓住产业“牛鼻子”。以共建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为重点,印发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组建跨区产业联盟、打造跨省园区和共建产业链条。
奏响开放创新协奏曲。从2020年到2021年,分两批发布210项川渝通办事项,实现川渝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准入。2020年,成渝两地正式共建中欧班列(成渝)号品牌,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集中开工,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项目、天府实验室等先后启动建设。
打出生态治理组合拳。签订水、大气、固废等10个方面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建立跨省市联合河长制办公室和跨区域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制度,同步完成嘉陵江流域保护省级立法,川渝生态共建环境共保迈向高水平。
这是两个值得被记住的时间:2021年5月27日,重庆市·四川省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40个项目总投资1054.5亿元,川渝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扬帆远航。
2021年12月14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正式启动。共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双碳示范区,成为川渝两地的新目标。
两年来,一座座新地标崛起,一项项标志性工程加快建设,一个个项目加速签约落地,从天府新区到两江新区,从川东北到渝西北……一曲川渝大合唱,已然悠扬。
超过600万件川渝通办事项获得办理
蓝图更清晰、获得感更充盈、动能更强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势见效2021年12月31日,抢在截止时间前,重庆人张金在成都缴纳了税款。放在以往,来不及回到企业注册地的张金,极有可能多付一笔滞纳金。
个人体验变化,是宏大叙事的映射。历时两年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让每一个身处其间的川渝人,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更清晰的是蓝图——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及联合实施方案相继印发。作为“施工图”,两省市党委、政府联合印发《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任务,细化提出10个方面47项具体任务,并逐一明确了两省市责任单位。
更充盈的是获得感——
目前,川渝22条跨界河流实现治理“一盘棋”,两省市已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19个。
不只是生态。川渝之间,普通人的获得感更加具体。截至2021年11月底,川渝先后发布两批共210项川渝通办事项。在此基础上,采取“政府端菜+群众点菜”方式,谋划第三批事项清单。
两年来,有超过600万件川渝通办事项获得办理。以跨省市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为例,川渝两地老百姓迁移户口,再也无需回原户籍所在地,就近可办、立等可取。据统计,以这样的方式办理川渝跨省市户口迁移的,已达7.7万余人次。
川渝两地还持续扩大跨区域通办朋友圈范围,由西南五省(区、市)跨省通办拓展对接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区域等地跨省通办,逐步实现对接全覆盖。
更强劲的是动能——
发展格局在变。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极核和主干从成都拓展至成都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将更加凸显。在毗邻地区,先后印发实施5个川渝合作共建的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总体方案,“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故事正在不断上演。
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最敏锐的感知者。两年来,已有1.28万个市场主体在川渝两地异地兴办企业。2021年前三季度,两地汽车实现产值5200多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收合计1.7万亿元,持续保持高增长。
乘风破浪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从夯基垒台迈向整体成势的新征途。(王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