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平易近人的“活起来”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8-24 19:39:58编辑:肖婷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文物是历史的记忆,承载着灿烂的华夏文明,守护、传承和展示好文物,犹如烹饪饕餮大餐,既要守住食材本味,充分了解文物、了解历史的本来面貌,又要增添香味、确保美味,推动文物融合现代科技文化,焕发新时代的生命力,还要消化吸收到位,从文物中汲取强大文化力量,汲取坚定文化自信的精气神,汲取抵御文化入侵、思想荼毒的精神力量。
让文物“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少人对博物馆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认为博物馆是高高在上、远离生活的,文物是枯燥乏味的,是冰冰冷冷、没有生机的,如何让文物“平易近人”,是建大建强当代博物馆、展示好这些中华文化优秀成果需要回答的时代命题。《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文博类节目爆火,让我们感叹,文物是活的,是会说话的,是一段段厚重历史的“讲述人”,让我们审视,文物不是“孤勇者”,也能迸发大能量、赢得大流量。这给文物走进百姓生活带来了新角度、新方向、新思考,要让文物夺人眼球、引人注目,让大众自觉了解文物,关注文物,必须结合时代文化需求,创新形式内容,以符合时代审美、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文物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感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文物的守护和传承要充分重视民间力量。积贫积弱年代,列强奸商巧取豪夺、明抢暗偷、偷运走私,流失海外文物超千万件,并且分布广、民藏多,在过去,有那么一批民间志士,始终关心关注“流浪”在外的文物,为国家追讨提供线索、牵线搭桥,主动捐赠收藏文物,甚至不惜重金购买,无偿捐赠给祖国,为文物“回家”作出积极贡献。今天,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开始重视文物、守护文物。建川博物馆收纳百年文物,珍藏红色记忆,守护民族之魂;民间文物修复师们用精湛技艺和过人智慧深默默守护文物,深刻诠释“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民间有推动文物守护和传承的磅礴力量,必须要凝聚民心、集聚民力、汇聚民智,强化民间的责任和担当,让更多民间力量参与进来,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文物、重视历史良好风尚,为文物的守护传承赢取民间力量。
文物的守护和传承,关键是要让文物“活起来”。文物不是“老古董”只可远远观望,更不是“睡美人”只能深眠于地冷宫,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历史,传承弘扬其承载的文化底蕴、精神内核,融入时代发展需求,让文物活在大众生活中,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是文物守护传承的核心要义。文物与现代生活、科技跨时空的交流碰撞,已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精彩纷呈的景象,从“太阳神鸟”获取灵感而设计建造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美轮美奂、举世瞩目,提升了文物活化利用的新高度。活化利用不等于肆意滥用,有些地方过度开发、不当利用,保护措施跟不上,引发文物经历新一轮的破坏。文物“活起来”,必须坚持合理适度,以确保文物安全为前提,因地制宜、靶向用力,让文物“活”得有质量,“活”得有价值。(西充县人社局 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