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国家发展的基点,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世代传承的“读书用世、忠孝仁爱、清正清廉”的家庭风气被世人推崇,党员干部也应一马当先,从“源头活水”中汲取三苏父子为学、为政、为官之道。
“勤奋修业,读书用世”之“明允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苏洵作为北宋文学家,少时也是不好读,仗着聪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但在第一次应乡试举人后,他不幸落第,这才使他痛自检讨,意识到读书正业的重要性,愤然的就将旧稿烧个干净,开始居家竭力苦读,考究古今治乱得失。思想的转变影响着苏洵的人生轨迹,从他身上“孕育”出的家风,让我们看到他发奋虽晚,依然潜心苦读,不惧大器晚成,为后辈作表率。青年干部要承此“风”而醒,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无论何时何地何岗位,都要发扬“挤”和“钻”的读书精神,多读书善学习,多读经典、读原著,加快各类知识的更新储备,增强自身的“气血”和“筋骨”。然后结合工作实际,优化知识结构,进一步拓宽眼界和视野,以“韦编三绝”式的学习,不断增强自身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勤政为民,忠孝仁爱”之“子瞻篇”。“位卑未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苏轼一生以国家、百姓利益为立身、行事之准则。俗话说:“孝门出忠臣。”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苏氏传承的“忠诚”家风,他用自己的方式把“风”吹到了百姓门前。他体恤民情、关心民生,在凤翔,改革“衙前”役法;在密州,拿出库粮收养弃儿;在杭州,整治西湖,捐钱设免费病坊;甚至为佞臣所诬,身陷囹圄时依然保持报国之心至死不渝。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股“韧劲”,不畏外界风雨漂泊,坚定为民手中事、脚下路,可谓一桩一件总关情,一点一滴暖民心。青年干部要承此“风”而立,捧稳百姓“滚烫”的心,承好百姓“炙热”的情。在普通岗位上不驰于空想,结合民情办实事,为民谋利促发展。以“不须扬鞭自奋蹄”的担当奋进,绘就青春底色。
“立身为民,清正廉洁”之“子由篇”。“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苏辙的名气虽不及东坡,不像兄长般如太阳一样耀眼,而恰似一轮明月,悠悠地挂在夜空,发着自己的光。他一生做过高官,下过农田,监管市场卖过盐,无论是何种角色,他依然坚守“苏”氏家风,把方正刚直的处世态度,留在了历史的书卷上。就像古籍所言,他在参与殿试时,敢许社稷以箴言,一言一语忧国忧民,没有考虑过自己会不会被黜落,而是坚持直言不讳地讲政事得失;同时他也置身于党争之外,不依附不高攀,把国家、民族、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百姓官。“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期气骨玉精神”,青年干部要承此“风”而行,坚定政治立场,把廉洁自律作为自己必须遵守的原则和底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勤掸“思想尘”,对镜“正衣冠”。不为仕途而沉浮,稳住身子,把“为民初心”作为筑牢拒腐防变“堤坝”的“砖石”,嵌紧垒实。在面对矛盾时敢于逆风而上,面对困难时敢于破浪而行,坚持廉洁从政,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成为有定力、有底线、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干部。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以三苏为代表的家风文化不仅仅是陈列在纪念馆里的小物件,更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大智慧。党员干部要主动汲取内涵精神,以优良作风推动党风政风、民风社风的不断改善。(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