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选调生的“苦”与“乐”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6-28 14:50:57编辑:刘奕麟
两年时间,我走出校园,离开繁华的大都市,来到西南小县城,又以到村任职选调生的身份投身基层,扎根一线,从此与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转眼间,两年驻村期限将满,回首过往,心有所感,2年的基层生活充满了“苦”与“乐”。
吃生活的“苦”,“乐”在其中。从大学生到选调生,从舒适繁华的都市公寓到青砖瓦房的乡村民居,没有餐馆外卖、没有柔软床铺、没有抽水马桶,生活上的“苦”,一时间让我无所适从。然而,身边人早已料到我的“窘境”,乡里同事忙着我安排居所,购置生活物品;村里的书记把我领回了家,向他的家人介绍我这个来自城里的大学生,与我分享乡村美食;周围的群众好奇的看着我,嘘寒问暖,叮嘱我乡村生活的细节,在这个略带寒意的初秋,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乐”在其中。
吃理解的“苦”,“乐”不思蜀。乡村的工作并不一定都是一帆风顺,刚刚从事农村工作的我,领着上级的任务,像一个“小白”一样跟群众解释着政策,面对我一板一眼的讲解,群众的不信任挂在了脸上,对我“敬而远之”。这时,乡里的同事、领导告诫我,要让群众跟你干,就需要获得他们的信任,必须走到他们身边去。两年的时间里,我挽起裤腿,跑遍了每家每户,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现在,走在村里,我可以很自然的跟每一个村民打招呼,叫出他们的名字、讲出他们的故事,我和村民之间一座叫做理解的桥被搭了起来,我待他们如“父母”,他们待我如“子女”,沉浸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乐”不思蜀。
吃工作的“苦”,“乐”此不疲。疫情防控、森林防火、防汛救灾、纠纷调解、产业管护,跑不完的乡间小路,做不完的群众工作,聊不完的家长里短,农村的工作与我想象中的白领制服、空调办公相去甚远。但是,每当我“走村入户”时,村民总是拿出最好的东西要招待我,对我介绍着家里的一点一滴,述说着他们的困难,描述着他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期望,让我暗下决心要在乡村作出一番事业。时光荏苒,随着一个个村民困难被解决,一件件矛盾纠纷被化解,村里的集体经济也在乡村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壮大,村里的面貌一点点向着更好的生活变化着,我看到了村民们发自内心的喜悦,看到了他们对我工作成绩的肯定,此时的我,“乐”此不疲。(西充县委组织部 陈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