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全国总工会、四川省总工会和攀枝花市总工会“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的部署,攀枝花市仁和区总工会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将在强化思想政治、服务举措、和谐劳动关系创建、阵地建设、机制体制五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引领力、向心力、凝聚力、组织力和保障力,密切联系职工,提高工作水平,扎实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破题开局。
强化思想政治,在“铸魂”上赋能,着力提升引领力
增强统筹谋划。仁和区总工会将“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列为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工作,从出台方案、组织实施、工作开展、监督保障等方面全面推进。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和市总工会“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仁和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为工作开展锚好方向,定好措施。
坚定政治方向。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工会工作全过程,持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等主题宣传教育。做实做细职工“四季”活动,结合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落实“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十八条措施》的要求,在成功举办“秋之韵”职工稻田摸鱼比赛,创新推出农特产品消费促销券,将其融入到四季活动中,进一步丰富职工文化活动,活跃城乡消费,助推乡村振兴。不断打造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会特色、工会品牌、工会模式”,助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经济建设、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用好劳模、工匠等特色“工”字资源,将劳模宣讲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和即将开展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有机融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
强化服务举措,在“提质”上赋能,着力提升向心力
促进技能提升。聚焦全区重大战略、重点工程(项目)、现代产业体系,紧紧围绕省、市“拼经济、搞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和仁和区建设绿色活力和谐现代化城区的发展思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技术革新、劳动练兵等活动,力争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参与面达95%以上。积极发挥电子商务行业联合工会的优势,培训建立一支技术过硬、思维灵活的网络电商销售队伍,当好家乡形象代言人,助推城乡经济发展。推动完善产业工人技能体系和职工创新体系形成,积极推荐职工发明创造项目参赛参会,助力成果转化和经济提质。
厚植普惠服务。以“竭诚服务职工,打造为民工会”为工作理念,结合地域特色,持续打造“康养+”普惠系列品牌,不断增点扩面。将尽快推出“康养+旅游”试点项目,精准摸底,全面了解掌握全区农家乐、民宿业主的意愿,做到愿入尽入,向上争取,积极向市总汇报,争取纳入全市“品味田园”普惠特色品牌中,形成可以复制,便于推广的试点经验,更好地撬动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在为全区4959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会员购买了职工人身意外伤害互助保险的基础上,今年争取继续扩面,将重点放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行业工会中,为广大职工抵御意外风险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不断带给职工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用情解难纾困。持续有效开展“四季送”服务;实行一户一档案、一户一计划、一户一措施,构建困难职工梯度常态帮扶工作机制,分类推进城镇困难职工脱困解困;以转岗职工、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为重点群体,与区人社和重点企业、行业工会等联合,提供线上线下招聘等常态化服务,探索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服务,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强化和谐劳动关系,在“稳定”上赋能,着力提升凝聚力
做到“坚持源头参与、坚持依法维权、坚持机制创新”的三坚持原则,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协助党委、政府、企业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创新建立“工会+法院”“工会+人社”等劳动争议多元化调解工作机制,实行部门联动组合化,实现纠纷调解高效化。推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扩面提质,积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的合法权益。
强化阵地建设,在“强基”上赋能,着力提升组织力
打造综合阵地平台。积极向上级工会争取政策和资金高标准完成区职工服务中心暨工人文化宫升级改造任务,努力打造具有仁和特色的职工文化阵地。预计今年底将全面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改造后的工人文化宫将成为一个融职工健身活动、阅读、心灵驿站、舞蹈和瑜伽排练、书画、网络培训等多功能的服务阵地和服务平台,同时也将成为仁和区广大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的幸福乐园。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巩固完善“职工之家”,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的原则,在全区范围内建成第三批基层工会阵地建设亮点,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在已建行业工会阵地和康养职工阵地的基础上加大对园区企业建家工作的支持力度,完善服务功能和公共活动空间。二是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社区和行业工会作用,列出计划,分解任务、制定措施,创新组织形式和入会方式,提高建会入会积极性。三是延伸拓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充分用好用活工会户外劳动者驿站,将驿站的建设延伸到乡镇基层,让更多的户外劳动者能享受到 “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临时避雨”等爱心服务。
强化机制体制,在“增效”上赋能,着力提升保障力
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下放,进一步明确领导班子指导联系机制,持续深化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及时研究全区工会系统在助力“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用好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梳理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共同推动解决,主动上门“问需解难”。建立全区基层工会激励机制和基层工会主席联系制,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为“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攀枝花市仁和区总工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