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攀枝花市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施“五化联动”工作举措,推动工会维权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普法宣传扁平化,推动学法用法
线上以《工会说法》法治微课堂等栏目为主体,图文并茂讲解法律知识,线下以“法治文化公园”为支点,带动全市职工书屋、图户外劳动站点等工会阵地开展普法宣传,同步开展送法上门、知识竞赛和专题讲座等普法宣传活动。推动《工会法》纳入地方政府常务会专题学习,协调市委党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工会法》)专题学习纳入领导干部、青年干部培训班教学范围,通过模拟调解庭、以会代训等,进行分区域、分层次、多形式培训。近年来,全市共举办《工会法》等专题学习班、开展普法宣传200余场,组织参与各类学习、线上答题等活动8万余人次。
维权端口前置化,推动源头解决
以市、县(区)法律援助中心建设为平台,以乡镇(街道)、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为抓手,以产业、企业争议调解委员会建设为牵引,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职工维权服务网络,做到“第一时间”介入、做实“第一环节”处置、做好“第一现场”化解,及时、高效、快捷处理劳动争议纠纷。截至目前,全市律师援助中心(工作站)覆盖到每个乡镇(街道),产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覆盖率88.4%,规范化率80%,实现劳动争议关口前置、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切实做到将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
维权服务常态化,推动专业维护
市、县(区)总工会成立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聘任律师80余名,为全市职工提供专业化维权服务;建立以工会干部、劳动争议调解员、工会法律志愿者等为主体的1200余名社会化工会维权队伍,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的重点行业以及产业职工关心的合同签订解除、社保缴纳、休息休假等问题,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近年来,工会法律服务队伍共开展普法专项服务1200余场,为职工提供法律维权、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服务5万余人/次。
维权资源集约化,推动部门联动
联合司法部门建立联调快速维权机制,通过设立联调法律援助窗口,构建工会与司法依法援助职工、调解劳动争议的工作合力;联合人社部门建立调裁共同维权机制,从调解前的案源协调、调解中的流程及文书规范,到调解后的调解书置换,都做到与劳动仲裁院保持一致、无缝连接。联合法院建立诉调和谐维权机制,畅通对接渠道,依法落实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和强制执行制度,形成委派调解、委托调解和协助调解等工作机制。机制建立以来,全市各级工会通过部门联动共帮助1300名职工追回拖欠工资等共计2741.5万元。
劳动关系和谐化,推动柔性维权
以劳动风险用工法治体检为抓手,主动监督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提出风险防范化解建议,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措施,形成专业法律“处方”,推动劳动争议由“刚性纠纷”向“柔性维权”的转变,节约职工维权时间成本,缓解职工因维权成本高带来的焦虑。近年来,先后为114家企业进行劳动用工法治体检,为企业梳理社会保险缴纳、职代会民主程序等方面问题651处,提供整改建议416条;协调企业补发拖欠工资、补缴社保共计547.78万元。(吴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