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木里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深度贫困县,在党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对口帮扶及倾力相助下,木里县于2020年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按程序退出贫困县序列。
在木里县十余年的脱贫战役中,攀枝花市东区的教育工作者们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14年以来,10余名优秀教师人才选择到木里长期支教。其中,老师余中玉到木里支教时间长达七年,老师汪绍伦支教时间长达五年,他们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地方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当地教育发展提供有益补充和强劲智力支持。截至目前,仍有3名优秀教师奋斗在木里教育一线。
2018年至2020年,东区教体局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内对口帮扶工作先进集体;东区教研室被评为攀枝花市事业单位脱贫攻坚记功集体;南枝枝、彭良华、雷雪梅等8人,被评为东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攀枝花市凤凰小学校老师雷雪梅,作为一名扎根在教育扶贫一线的耕耘者,娓娓述说了她的教育扶贫之路。
选择:毅然投身木里基层教育
2020年伊始,雷雪梅即将从一个市区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变成凉山州木里县城关小学的支教老师, 在她沉浸追逐理想的欣喜之余,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着急地打电话来:“你要去木里,你6岁的儿子怎么办?你放得下心吗?”
家人的担忧,同事的关心,学生和家长的不舍让雷雪梅思忖良久,可是青春逐梦的想法却始终像小鹿在撞击着她的胸膛,安排好家里的生活,争取到学生、家长们的理解,雷雪梅终于下定了决心,背起了启程的行囊。

雷雪梅(右一)与同行教师在木里棉垭山口留影
山高水长沟深路远,驱车8小时终于来到木里城关小学,校长鲁绒扎西亲自迎接,当地领导和同事无微不至的关怀,让雷雪梅身在异地如在家乡,尽管4月的木里春寒料峭,却让她感受到了窝心的温暖,那时雷雪梅告诉自己,在其位谋其事,要不负对她饱含期待的领导和同事,不负殷殷期盼的学子,更要不负自己的选择。
坚守:尽职尽责完成教育工作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省各校都还未开学,但是学校已经进行复学前的准备工作,教师防疫知识培训、教师疫情防控演练、防疫物资的整理与分发、学校食堂防疫等,雷雪梅都一一参与、身体力行。
2020年4月20日,城关小学1-3年级的学生终于复学,伴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孩子们背着书包、戴着口罩,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了校园,他们眼睛里闪着光芒,能感受到他们对读书的渴望,校长鲁绒扎西像以往一样每天早上在校门口笑迎孩子们上学,以最朴素的教育情怀默默耕耘着自己的教育事业,他的眼里也闪着光。

校长鲁绒扎西在校门口笑迎孩子们上学
“量体温”“距离保持一米”“把口罩带好”“七步洗手”“错峰上厕所”……疫情期间,防疫防控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城关小学的老师们也在尽心尽力为学子们护学站岗,忙碌的新学期就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拉开了序幕。
结合学校实际,雷雪梅与各年级组老师对教学情况进行了摸排,针对每个年级的情况与年级组一起开展线上与线下的教研,制定出了线上与线下衔接的方案,尤其是特殊学生的转差工作安排,通过调查、摸排、反馈、拟订方案,对后期的教学尤其是转差学生教学有了一定的头绪。

雷雪梅(右)与五年级语文教师李萍进行交流与探讨
城关小学的领导及老师们从上至下都注重课堂教学改革,校长鲁绒扎西提出“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要质量”的教学理念,学校非常重视教学质量,而五、六年级又是城关小学的重点年级。
为了提升老师们的教学效能,雷雪梅对五、六年级共16个教学班级进行了随堂听课,发现老师非常敬业,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但对于教材的解读能力有所欠缺。课后,雷雪梅与学校领导商量,希望开展各学科教材解读的教研活动,领导们非常重视,即刻进行了工作安排。
考虑疫情原因,学校分年级、分学科对新课标、新教材、教师用书的解读及把握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开展效果较好,老师们纷纷表示,从系统的教材解析中更加明确了教学要求和教学重难点。

雷雪梅利用凤凰小学“四步三探”习作课型上习作示范课
在教研和平时的课堂巡诊中,雷雪梅发现城关小学的老师们对作文教学有很大的疑惑,于是她运用凤凰小学“四步三探”习作课型给老师们上了习作示范课,通过一探要求、二探素材、三探方法的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如何去审题、立意,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习得方法,静心习作。通过示范课展示,雷雪梅又给老师们进行了专题的讲座,讲解了凤凰小学的习作课型,并指导老师们上习作课。

雷雪梅指导老师们进行习作观课量表的填写及利用量表评课
雷雪梅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次丁偏初和他的学生。次丁偏初是一位藏族男老师,他性格内敛,话不多,他在教小学语文之前在一所初中任教,对小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比较薄弱。
雷雪梅第一次听次丁偏初的课,看他在讲台上比较紧张,但又非常努力的样子,不经一笑,感觉他是一个非常可爱的藏族大男孩。雷雪梅从次丁偏初的课堂发现了一些问题,下课后与他进行了交流:备课要以《新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为依据,首先要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落实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上应该多让学生来说,老师进行点拨;要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去读、去找、去勾画、去交流、去反馈。次丁偏初很虚心地接受了雷雪梅的意见,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自此之后,次丁偏初非常刻苦地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语文书上写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有什么疑惑都会与雷雪梅积极探讨。
通过几个月的锻炼,雷雪梅发现次丁偏初上课更加自信,侃侃而谈。他的班级特殊学生较多,每次综合成绩都比较靠后,雷雪梅和他一起分析这些孩子的学习情况,拟定了补差的计划,利用每天放学的时间和他一起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过关训练,孩子们也非常懂事,虽然还是错得较多,但是已经在明显进步。

老师次丁偏初的语文课堂
雷雪梅还和班级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刚见面时,学生们用一双双清泉般闪着光芒的眼睛盯着她,让雷雪梅顿时觉得责任重大。课堂上一起学习,课间一起玩耍,中午一起吃午餐,雷雪梅成了他们的知心大姐姐。做得好的地方雷雪梅会积极表扬,做得不好的地方她会耐心引导。学生们从开始的害羞,到后面会时不时塞给雷雪梅一颗糖果、一个苹果,然后笑着跑开。每节课之前,学生们会早早地帮雷雪梅把听课的凳子摆好,等着她来……从孩子们的笑容和行为中,雷雪梅感受到了他们对她的喜爱。
雷雪梅带着学生们利用空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籍,从《安徒生童话》到曹文轩的《草房子》再到《骑鹅旅行记》,她发现所有孩子都是一样的,都会因为书籍里的故事而感到开心、好奇与向往,脸上会露出灿烂、纯洁的笑容。其中,一个叫小陈(化名)的小男孩,特别喜欢看书,经常找雷雪梅聊天,雷雪梅从其他老师的口中得知,小陈5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只得跟着姑妈生活,姑妈家一共有五个孩子,生活负担很重,但这个孩子性格开朗,酷爱看书,成绩优异,雷雪梅不禁心里对这孩子产生了疼爱之情,还送了一套《哈利波特》给他,他爱不释手。

乔瓦镇锄头湾村苗家山前置点
雷雪梅平时除了教学工作,还积极参加森林草原防灭火、下乡扶贫的工作。4月木里进入森林草原防灭火红色预警期,雷雪梅与城关小学森林草原防灭火宣讲队进入山区,与校长鲁绒扎西等学校管理领导赴木里县乔瓦镇锄头湾村公里店片区二十一公庄值守点,这处值守点海拔近4000米,又处在风口处,非常寒冷。那里的值守人员没有挡风的地方,累了就席地而睡,他的身上全是灰。
城关小学将在此值守点援建临时板房一间,以供值守人员休息避风。看到值守人员的生活工作,雷雪梅的心里酸酸的,他们中间有群众、有民兵,要半个月才能轮换下山洗一次澡,山上没有手机信号,没有高压锅,吃不了熟米饭,每一顿都是面包饼干。
4月底的木里县城已不算寒冷,但是值守点海拔高,多值守人员还裹着军大衣。森林草原防灭火,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雷雪梅他们能做的,就是为值守人员办实事,保障后勤,让值守人员安心值守,守护一方平安。
工作之余,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雷雪梅还跟随老师们一起下乡扶贫。山路崎岖不平,高山悬崖边,机动车进不去,只能骑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顶着烈日,挨家挨户去探望贫困户,询问“今年的玉米、土豆收成是多少?”“花椒卖了多少钱?”“养了多少猪、羊、鸡、鸭?”“家里有什么困难?”……顺便帮着做一些农活。
有一次,雷雪梅跟随下乡,与同伴走散了,没手机有信号联系不上同事,人生地不熟的她只得凭着依稀的记忆往回走,边走边找信号,过了两三个小时,同行的老师在一家老乡家门前找到了雷雪梅。现在想起这件事雷雪梅都还是心有余悸,这样的经历是城里的老师一辈子都不会有的。
下乡的老师们不辞辛苦,冒着严寒酷暑,这样的精神着实令人佩服,令人感动。在木里,在木里城关小学,雷雪梅看到最朴实无华、最兢兢业业工作的老师们,看到了最纯真无邪的孩子们,这就是人生的一次心灵历程。
守望:情谊深远续情怀
相聚总是短暂的,几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雷雪梅即将离开她热爱的、生活过的木里城关小学,孩子们流下了不舍的泪水,雷雪梅眼中也噙满了热泪:“老师要走了,但是我会永远记住你们这群最懂事、最优秀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做有用的人!我答应你们,有时间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小陈泣不成声,雷雪梅把他搂在怀里,轻声告诉他:“有什么事情,有什么要倾诉的话都可以给我打电话。”在一旁的次丁偏初也悄悄地抹泪,雷雪梅含着泪水与老师们拥抱告别,老师们目送着雷雪梅,大巴车都已经驶出好远,他们的身影已经变得模糊了,还没舍得离开……
一路上,雷雪梅思绪万千,这是她人生宝贵的经历,让她永生难忘。

凤凰小学4.1班与城关小学4.1班以书信的形式联谊
回到凤凰小学后,雷雪梅心中还是对孩子们有所牵挂,于是和次丁偏初商量,让两个班级的同学书信来往,续存友谊,至今孩子们都还相互保存着对方的来信与礼物,相互述说着学习的快乐与成长的故事。
山高路远,也阻不断雷雪梅支教的脚步;风雨飘摇,也隔不开雷雪梅对木里师生们的牵挂。凤凰木里,杜鹃雪梅,她倾情付出,扎根基层,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雷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