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攀枝花市仁和区乡村振兴拉满“进度条”的“奔跑模式”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7-07 13:04:59 编辑:李凤 点击:
7月6日,攀枝花市仁和最高气温36℃。半年节点已过,热浪扑面的不止是气温。
当天,仁和区“进度条”拉满——上午,仁和区委书记班宏,区委副书记、区长苟军,区政协主席李孝彬等领导率队赴大龙潭、胜利、小啊喇等8个村开展二季度乡村振兴竞进拉练。下午,召开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暨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攻坚行动推进会,总结上半年、安排部署下阶段全区“三农”、乡村振兴等工作。
一场拉练比拼决心,八个点位各展所长。跟随仁和区今日“进度条”,感受当地拼经济、抓发展,构建全域乡村振兴的速度和热度,决心与信心。
当天上午,班宏率队前往大龙潭村、小啊喇村、红岩村、塘坝村,对各村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炎炎烈日,挡不住比学赶超的脚步。大龙潭村百亩火龙果园花开正艳,小啊喇村樱花谷项目建设正酣,红岩村河谷农业产业带绿意盎然,塘坝村“三季轮作”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让人眼前一亮。
大龙潭村百亩火龙果园
小啊喇村
塘坝村
红岩村
在现场,班宏对各乡镇奋蹄扬鞭、锐意进取的工作态度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通过本次竞进拉练看到了各乡镇、各村推动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区创建工作的干劲,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农业发展方面的成效,充分展现了全区上下全力争创、深耕“三农”的信心和决心。
班宏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全区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各乡镇、各职能部门要牢牢抓住“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件大事,紧扣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找准区域特色定位,不断夯实发展信心。要紧盯绿色低碳示范引领工程、“三结合”项目等机遇,针对现有短板弱项,拓渠道、学经验、扩品类,让亮点更亮、优势更优。要加强宣传引导,让老百姓看到“年年有变化、岁岁有不同”,充分激发农民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为建设美丽乡村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在前进镇、务本乡、布德镇、同德镇等地,苟军、李孝彬一行实地观摩了集体土地清理工作和水利工程、诚信体系、莲藕基地及生态产业园建设情况等。
苟军要求,各乡镇要在做好基层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农文旅融合发展业态,巩固发展特色产业。要增强“造血”能力,持续促进一三产融合发展,让农业企业在做大做强中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要联动发展,串联区域内旅游景点,吸引市民下乡“游山玩水”,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前进镇
务本乡
布德镇 石磊/摄
同德镇
当天下午,仁和区召开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暨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攻坚行动推进会。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2022年四川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及省委、市委相关会议精神。对全区上半年“三农”工作推进情况、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安排部署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及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发展等工作。部分部门、乡镇、村组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本次竞进拉练达到了预期效果,提振了信心、找准了短板、鼓舞了干劲、促进了工作,充分展示了仁和区上下一心,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区的决心和信心。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部分乡镇、村组在思想和措施上仍有差距。全区上下要针对问题和短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更高的政治站位看“三农”、以更实的工作举措抓“三农”,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会议强调,要全力打造“天府第二粮仓”仁和基地,抓住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三结合”项目机遇,以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为抓手,统筹推进现代农业“5+3” 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立体、绿色、有机农业。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及时“去存量”,严格“控增量”,有效“防变量”,确保群众能够持续增收、稳定增收。要高质量做好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区示范创建工作,既要争“牌子”、更要重“里子”,坚定“创则必成”的信心决心,坚决打赢创建攻坚战。要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攻坚,进一步理清思路、整合资源、拓宽路径,不断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要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规划,持续改善乡村环境,大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推动“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行动落地见效。要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资源要素下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在家的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区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各行政村党组织书记参加会议。(文/阳佳朋 林林 图/李永忠 田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