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西区法官助理仝光磊:做事严谨、注重细节,做个有心人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6-28 13:00:47 编辑:李凤 点击:
“追梦青春,不负韶华。”在法院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不但要承担案件调解、调查询问、裁判文书拟稿、庭前阅卷等一系列审判辅助性工作,还要承担材料送达、庭审记录、结案归档等工作,他们就是青年法官助理。他们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用勤奋和汗水书写人生芳华,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芒。
“选择了这个专业,就不要辜负自己对法律的信仰。用我所学,尽我所能,维护公平正义!”仝光磊,2019年进入法院,担任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法院格里坪法庭法官助理。法官助理作为审判团队中承接上下,沟通内外的关键一环,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关系到每一个案件审判流程的进行。
“新手”练就得力助手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得多下功夫。调查询问、调解方法、裁判文书拟稿这些我都必须尽快熟悉。”初到法庭,他了解到法庭工作比较繁杂,除了完成审判业务辅助,还有诉源治理等各类工作。面对这些情况,他主动接手新工作、难点工作,刻苦钻研学习,从一个又一个的案件中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脚踏实地、忠于职守、认真严谨,凭借身为法官助理的责任与担当,和作为青年的朝气与勇气,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昂扬奋进。
“小仝很能吃苦,工作也激情满满、雷厉风行。记得他刚来的时候,为了尽快适应工作,每天下班后做功课,找典型案例、类案、优秀庭审学习,并做好笔记。”“工作踏实、勤奋、细致严谨,遇到问题主动思考,积极提意见建议,他现在做法官助理岗位工作得心应手,越来越出色了。”仝光磊的领导及同事们对他的工作态度也是赞不绝口。
以情调解化纠纷
1991年出生的仝光磊,已在民事审判庭工作近三个年头了。三年里,他真切体会到,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在处理民事特别是家事、邻里纠纷过程中,如果能学会换位思考,定能赢得当事人的理解和认同。他的工作信条是“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事实与规范之间”。
一张皱巴巴的诉状记载着老人的心酸、儿女的无奈。2022年5月20日,仝光磊收到一份关于父亲关某将儿子陈某诉至法院的诉状,诉状载明要求陈某每月支付抚养费400元。收到诉状,他第一时间联系关某,发现关某因年龄大而听力下降无法有效沟通,为详细了解事情原委,他及时通知陈某到庭,了解到关某在陈某刚出生时就与其母离婚,在外独自居住,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希望与陈某共同生活,但因生活习惯问题时有矛盾发生,关某就出走回独居处,村委会就低保申报事宜未有效与关某沟通,致使关某认为低保资格将被取消,担忧今后生活,也不愿与陈某一起生活,故向法院起诉。
“我们主要就是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你有什么问题、顾虑都可以说。你跟你父亲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我们很能理解你的情况,虽然你的父亲从来没养过你,但你对他还是很有孝心的……”了解情况后的仝光磊分别安抚双方情绪、做思想工作、商量解决办法,经过一个小时的调解,陈某认识到老人内心的担忧和凄凉,承诺愿意赡养关某,当场支付一年抚养费6000元,表示今后多与父亲沟通,但双方常年未联系,突然居住在一起,生活习惯上会有摩擦,希望在征询关某意见后将其接回家中居住。关某也表示,能够体谅陈某的不易。
仝光磊通过案件的表象看透本质,仅用一个小时,用心用情将亲人间的矛盾纠纷化解成功。“虽然时间不长、金额不大,但看到父子心结解开,都露出来欣慰的笑容那刻,自己很开心,收获满满,所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职业归属感,能够缓解繁杂工作带来的疲惫。”仝光磊开心地说,化解一件又一件的矛盾纠纷,法庭受理案件数逐年下降,自己很有成就感和归属感。进入法院工作以来,他辅助法官审结民事案件340件,协助调撤结案252件,完成裁判文书撰写260余篇。
细致入微察实情
“作为法官助理,一定注重细节,做事要严谨,做个有心人。”这是仝光磊时常说的一句话。他在审判辅助过程中,对每个工作流程都要反复确认,查缺补漏,对于文书送达,他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向当事人送达,并不厌其烦地与当事人沟通,确保文书及时有效地送达到各方当事人。对裁判文书的校对,他更是一丝不苟,逐字逐句地“抠字眼”,确保裁判文书没有错漏。他认为审判辅助工作就是从细节处捍卫公平正义,所以他在审判辅助工作中对细节有“强迫症”,总是反复怀疑,重复确认。
针对辖区矛盾纠纷,在了解案情后,他仔细询问各方当事人意见,通过细致观察当事人的行为动作、表情、语言,和法官研判分析案件争议焦点,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三说会堂”解决纠纷,并全流程辅助法官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给当事人答疑解惑、疏通心结,促使当事人达成一致的调解意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地推进辖区诉源治理工作。
“我深知,这条路少不了酸甜苦辣,点点滴滴皆入我心,让我无时不感觉到‘司法为民’四个字说起来轻松,拿起来沉重,要实实在在践行下去更需用心出力。”回忆起自己2019年参加工作至今收获的心得体会,仝光磊感触颇深,也很坚定,“法官助理的工作重在基础、偏于事务,不及法官之于判案,运筹帷幄、指点乾坤。但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努力,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刘起卉 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