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安全治理水平,攀枝花市仁和区做好三道“加法”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6-16 15:43:29 编辑:李凤 点击:
近年来,攀枝花市仁和区通过“引智借力”,从监管水平提升、数智赋能、筑牢安全防线三个方面着手,做好三道“加法”,全力提升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
“专业化+”,打造安全监管“升级版”
仁和区地处攀枝花市主城区,辖区地域面积广、乡镇人口多而密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任务重。为防范和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全方位推进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2020年仁和区区委区政府与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建立了“院地合作”关系。省安科院成立仁和区项目组,派遣3名专业技术骨干常驻,建立起以项目组为支点,全院技术和人才为支撑的“前端+云端”服务模式。经区应急管理局报区委组织部同意,任命省安科院派驻仁和区的省安全生产专家范永鑫为区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顶岗锻炼。
“我们把专家当成自己的干部,既要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更要‘挂责’‘挂事’。”仁和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饶仁寿介绍道。专家们献智献策献力,除日常工作外,还要协助和参与仁和区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建设与运行、城市安全体系建设等工作,有效化解安全监管人员不足、专业深度不够等问题,让基层获得更充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汛期快到了,排污池排污系统要按期检修维护”“成品砖砌堆场外侧要设置警戒线避免人员误入”……5月19日,攀枝花市仁和区“护安2022”专项执法检查组来到布德镇中心砖厂开展执法检查。检查结束后,范永鑫为厂里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开起了“小灶”。
“受益匪浅!”厂长宋祥兵感慨地说,“专家‘教学式’的检查,不仅帮助我们找到了‘病根’,还开出了‘药方’。”
开展“护安2022”专项执法检查
仁和区建立起“专家诊断+部门监管+企业整改+行业自律”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安全责任,精准排险除患,切实抓整改落实,有效提升安全监管效能。2021年,派出检查组2154组次,派遣专家284人次,检查企业7879家次。全区生产事故总体呈下降趋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信息化+”,数智赋能保安全
“发现一处疑似煤层露头燃烧点。”在仁和区前进镇,专家组正对该区域煤层露头燃烧点进行航测。
仁和区物产丰富,煤炭储量大,但煤层露头火区的存在,不仅损毁煤炭资源,也极易诱发森林火灾。
开展煤层露头火区航测
针对这一情况,2021年区政府邀请省安科院派遣专家,利用航测卫星和高分遥感技术,精准找出辖区39个煤层露头燃烧点的位置、范围及燃烧状况,科学划定防治区域,形成危险评估和技术论证等报告。
这次全面问诊,通过精准的预警监测和灾情研判,为灾害的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安全生产领域,信息技术运用正稳步推进。扫描二维码进入系统,各安全责任人履职台账和履职详细情况一目了然……
“这套系统包含了区委区政府和区级各部门负责同志的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信息化履职台账。”范永鑫介绍,对照程序按单履职靶向精准,压实责任形成闭环。
“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饶仁寿说道。仁和区正大力推进信息化在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提档升级、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等方面的推广应用,用数智化赋能安全治理水平,实现质的跨越。
“精准服务+”,夯实安全基础
在仁和区文广旅局,一场安全生产工作培训会正在举行,项目组专家郭枭向来自区级部门、乡镇(街道),以及文旅企业的负责人解读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条款,讲解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有助于大家提升安全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区文旅中心副主任陈瑛说道。
2021年仁和区开展了各类安全宣传培训教育20多次,覆盖200多个部门和企业,参加人数近3000人。区应急管理局还印制《各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汇编》《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宣传手册》3000余册,方便安全管理人员精准掌握。
“农用车酒驾一样受罚”“安装、维修燃气管道及设施一定要找具备专业资质的人员”……区应急管理局委派仁和项目组为老街社区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提供指导。他们不仅提供专业意见帮助社区各项创建工作落地落实,还进门入户为社区居民宣讲安全知识。
“专家的专业指导,帮助我们精准发现工作中的弱项,及时查漏补缺,还大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老街社区党委书记刘清莹介绍,不少居民听了安全宣讲后马上自检自查,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让创建工作真正取得了实效。”
2021年9月,老街社区顺利通过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级复核。
项目组专家为老街社区提供指导
“新产业、新业态的大量出现,为城市安全治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饶仁寿说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引智借力’,深化专业化、信息化等手段运用,不断提升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从本质上提升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杨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