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6-15 15:06:49 编辑:李凤 点击:
上周末,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弄密村的乡村游依然持续火爆状态。
盛开的向日葵、奇特的霍比特小屋、新鲜的时蔬等成为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从端午小长假到这个双休日,累计有上万人涌进弄密村牛油果基地打卡。”6月13日,银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弄密村牛油果基地已成为东区又一处乡村游的“网红打卡地”。此外,攀枝花村安国枣基地、阿署达星空露营地等也备受游客青睐。
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银江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根据各村(社区)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业”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跑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加速度。
选优配强 培育“领头羊”
“我们村适合发展什么?”“产业要怎样经营和管理才能发展得更好?”……面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有的村(社区)干部陷入了“本领恐慌”,提高村(社区)干部综合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迫在眉睫。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集体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银江镇以党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从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退役军人中选拔优秀人才加入村(社区)“两委”队伍,选优配强基层带头人,激发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同时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组织开展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两委一中心”成员提质增能培训;邀请上级部门精干力量、专家从政策法规、具体业务等方面对各村(社区)开展“点对点”帮带“面对面”指导;组织村(社区)干部到市内、市外经济强村“实地取经”,引导各村(社区)找差距、定目标、理思路;聘请专业人士担任村集体经合组织经理,强化资金运行和产业管理;发挥党员在项目建设、管理等重大任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高位推进 实现“破茧成蝶”
过去,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性,银江镇村(社区)集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无钱办事”“穷家难当”是阻碍发展的一大瓶颈,基层党组织“心有余而力不足”,打破束缚刻不容缓。
为此,银江镇为全镇7个村、4个社区“量体裁衣”,让有自我发展潜力的村(社区)优先“单飞”,让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深挖资源,因地制宜,通过资源型、资产型、服务型、股份合作型、产业融合型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资产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品牌化建设为引领,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农村资源资产资金整合利用起来,把农村产权交易流动起来,逐个“破茧成蝶”,实现从弱到强、从强到优的华丽蜕变。2020年以来,各村(社区)累计整合土地经营权1070余亩,先后开发阿署达桂圆基地、沙坝华兴葡萄农庄、双龙滩茂林辣木基地、弄密村牛油果现代农业观光园等一批优质有成效的集体经济项目,并以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和涉农项目资金1100余万元。
一村一策 催生“遍地开花”
截至目前,全镇各村(社区)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村民+村集体+农业企业”的运营模式,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上做文章,着力培养村集体经济增收点。
阿署达村成立攀枝花市金玛缔康养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打造“故事里”品牌,发展一系列文旅休闲配套项目;打造30亩花卉园区,培育现代精品花卉产业,从种植向会展、旅游、精深加工等产业链升级;在阿署达星空露营地配套建设天文科普瞭望塔、民族文化长廊、水果采摘步道,植入户外攀岩、丛林CS、儿童乐园等项目,打造集科教、研学、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星空露营主题公园。
沙坝村建设现代农业冷链物流项目,打响“果然在攀”品牌,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的农产品分拣中心、配送中心,推动冷链、仓储、分拣、线上线下销售有机融合,培育特色果蔬产业链。2021年实现各类农产品销售230万斤。
弄密村建成牛油果现代农业观光园,实施牛油果林下作物轮作种植,配套建设餐饮接待、植物观赏、农作物采摘体验等娱乐项目。
攀枝花村与企业共建大三线工业革命探秘旅游项目,利用工业遗址和矿山资源,依托攀枝花村安国枣基地,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着力发展“革命旅游+”特色产业。
双龙滩村生猪养殖产业基地建设,以村集体经济为主导,利用原兰尖矿废弃厂房,引进兴建一个集养殖、屠宰、冷链、肉联加工为一体的生猪养殖产业基地。
华山村实施菩提苑休憩区打造项目,利用攀枝花学院西苑10亩土地,配套建设休闲娱乐餐饮中心、便利服务店。
恒德社区依托妇幼保健院发展关联产业,利用3000平米闲置资产打造全市首个集早教、托育、医疗为一体的0-6岁幼儿托育中心和中医理疗康复馆。
……
全镇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涵盖了农产品分拣中心、农产品深加工中心、生猪养殖基地、餐饮接待、休闲娱乐、现代农业冷链物流、汽车运输、劳务派遣等多种类型。2021年,全镇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2000万元。
抱团发展 蹚出“发展新路”
银江镇还立足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突破村与村之间限制,创新实行多个村“就近联建、组团发展”模式,既发挥资金“聚合效应”,又凸显联建“规模效应”。其中,江南阿署达—沙坝片区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以打造特色康养村为路径,依托欢乐阳光谷大项目开发建设,推进康养酒店、精品民宿、露营地、户外活动中心、康养体验中心等项目建设,建成康养关联产业集成区。华山村—恒德社区发展医养等关联产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康养休闲体验区、托幼一体化指导中心;江北的弄密村、双龙滩村,以弄弄沟流域、大黑山公园环线,推进以特色农业为依托,分片、分步打造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社区……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稳定农业农村基本盘、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银江镇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银江镇将通过开展村(社区)党建项目拉练,激励各村(社区)比学帮超、借势借力、抱团发展,力争2022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超1亿元。(攀枝花市东区委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