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东区:一面锦旗背后的暖心故事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6-15 14:58:50 编辑:李凤 点击:
6月8日一大早,居民金晓琳手拿锦旗来到攀枝花市东区东华街道民建社区,她要把这面写着“思民生,解民忧,做实事,暖民心”字样的锦旗送给社区。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她紧握住对方的手,双眼饱含泪水,不停地说:“感谢,感谢你们……”
是什么原因让金晓琳对社区心怀感激呢?
金晓琳今年53岁,从小因患疾病行动不便。因为家庭的特殊情况,金晓琳算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孩子。2007年单位体制改革之后,金晓琳面临着下岗待业,当时金晓琳离异,一个人带着正在上小学的孩子,生活的压力压得她喘不过气。
陈梦秋在社区工作了20多年,工作原因经常接触金晓琳,一来二去俩人成为了朋友。聊到金晓琳,陈梦秋回忆,当时了解到她的困难后,社区多次找到相关部门,为她寻求帮助,“金晓琳是个很坚强的人,虽然身有残疾,但她不愿意申请低保,她想寻找就业机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现状,我觉得我们需要帮助这样的人。”
就这样,社区工作人员经常去看金晓琳,及时了解她的生活近况,根据相关政策为她申报了护理费补贴、灵活就业补贴等相关救助,从根本上解决没有固定收入等问题。
2008年,社区党委经过多方沟通、协调,一个属于她的“爱心书报亭”开张了,极大地减轻了她的经济压力。金晓琳说:“社区知道我的病情,行动不便,便多方联系,为我提供免费的书报亭,让我有地方谋生,我一定会越来越好的。”金晓琳依靠书报亭撑起了家里的一切,之后她还组建了新的家庭,有了自己的新房……
多年来,金晓琳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社区也会定期对她进行回访。“无论是政策方面还是个人感情生活方面,我都会向社区的工作人员请教、咨询,感觉他们就是我的家人。”金晓琳很有感触地说,“他们对我的帮助太多太多,一两句话根本不能表达清楚我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感激。”也就是这样,陈梦秋以及社区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成为了金晓琳的“娘家人”“指路人”……为她化解生活或工作中的难题,实实在在地帮助她改变生活困境。
6月8日,金晓琳拿着锦旗来到社区,感谢这么长时间以来社区工作人员为她所做的事情。
“我们每年都会对一些困难群体开展慰问帮扶活动,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面锦旗,是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肯定和信任,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民建社区党委书记杨梅感慨地说,以后将一如既往全心全意地为居民服务,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送到居民的心坎里,为居民解决烦心事、操心事,无愧大家的信任。(攀枝花市东区委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