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攀枝花市西区档案馆向200名获得区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表彰的学生赠予《中国的世界记忆遗产》“6.9”国际档案日宣传册,鼓励莘莘学子了解档案历史文献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档案是一代人留给另一代人的最珍贵礼物,我们对它的爱护程度,标志着我们的文明程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世界记忆工程”,旨在保护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开展对全球范围内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评选,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迄今为止,中国已有13件(组)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00年,中国国家档案局开始实施“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将有特色、有典型意义,同时又是急需抢救的国家级档案文献,陆续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全国共有4批142件(组)文献入选。国家档案局目前正在开展第五批申报工作。

学生对宣传册中的档案历史文献十分感兴趣,并在网上查阅了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后在主题班会上主动分享学习感悟,纷纷表示这些弥足珍贵的中国记忆需要大家更好地宣传和学习,以史为镜、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此次活动是西区庆祝“6.9”国际档案日、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西区档案馆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利用馆藏档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好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生动展现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热烈氛围。(肖凌云 温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