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西区:李振声的无悔“军令状”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3-01 14:57:40 编辑:李凤 点击:
“当年我们接受‘夺煤保铁’大会战的任务就是在这个二楼开的会,我清楚地记得是一天晚上开的会......”近日,在社区组织下,李振声及西区内老一辈三线建设者们来到攀枝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三幢”参观学习,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象,李振声感慨万千,当年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历历在目。
李振声今年89岁,现居住在攀枝花市西区陶家渡街道宝鼎社区,退休前是攀枝花矿务局地质工程师,作为老一辈三线建设者,李振声对这片土地有着炙热的情感。
李振声老家在南京,1952年作为国家第一批调干生,他得以在合肥工业大学地质专业学习。195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辽宁本溪矿务局彩屯煤矿,是苏联援建的一个重点工程。作为大学专业技术人才,李振声一报到就成了矿里的“宝贝”,当时正值全国开展地质普查,李振声也不负众望,带着团队冒着冰天雪地的严寒,不分昼夜各地跑做勘察。
作为南京人,东北的严寒对李振声也是一大挑战,但这些并没有影响李振声的工作质量和热情,做好地质普查的同时,他也不忘学术研究,先后在国家《地质学报》《地质评论》等刊物发表了多篇论文。
1965年,三线建设拉开帷幕,已在地质圈小有名气的李振声也被“相中”,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参加“大三线”建设时,李振声不假思索且响亮地回答:“想。”没有问待遇,没有谈条件。他说,做地质的,就是要多跑一些地方,了解更多的地质情况,才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1967年,李振声几经辗转来到了攀枝花,他是和32名参加三线建设的人一起坐着解放牌大篷车来的,他笑着回忆道:“那个时候交通不好,全程泥巴路,又颠又灰,车上是灰,我们身上也全是灰。32个人挤在车斗里,得人挨着人紧紧挤着坐。”
初到攀枝花的条件远比在东北时艰苦,干燥、炎热、荒芜......这里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李振声被分在四号信箱(攀枝花矿务局),报到时领到的物资是一把铁锹、一把铁铲、一个水桶、一块明矾,铁锹和铁铲是工作和盖房的工具,水桶是每天到50米的山坡下金沙江边提一天的生活用水,明矾是用来沉淀金沙江水的,这样才有饮用水。炎热的天气也是对建设者的一大考验,天气最热时,搭建席棚子的油毛毡都会晒化滴油水。李振声曾用温度计测量地面辐射温度,最高达到了76.2度,由此可见当年建设者们的创业艰辛程度。
1970年的一天晚上,宝鼎矿区煤炭指挥部“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亓伟突然叫上地质测量队负责人李振声和生产负责人张正喜两人,前往十三栋(现为十三幢)开会。会议在紧张严肃的氛围中进行,中央提出要求,在建党49周年的7月1日,渡口(攀枝花)必须出铁。在当时的情况,想要出铁,气肥煤是关键,当时成昆铁路线未通车,原计划从贵州六盘水调入的气肥煤无法运入。渡口市革委会下达命令,煤炭指挥部必须尽快在本地找到气肥煤,保证攀钢“七一”出铁。
在回程的路上,亓伟对李振声说:“你是搞地质的工程师,找气肥煤这事就交给你了。这是军令状,必须弄到!”李振声坚定地回答:“行。”
随后,李振声带着6个河南焦作矿院分来的学地质的年轻技术人员,带了几箱新烤的面包,乘上既会开又懂修的王老九开的解放牌卡车,他们翻山越岭下沟,饿了啃面包,渴了喝山泉,跑遍了云南华坪县、永胜县方向的龙洞河、大兴、腊石沟、轿顶山、芝麻庄等地。找了半个多月,一个钻孔没打,李振声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找了两处有气肥煤的煤田,最终确定离西区最近的龙洞更适合开采,并且预估可开采10年。
回来后,李振声等人连夜弄了个《简易开发龙洞矿井方案》。当晚,亓伟就带着李振声、张正喜到市里汇报,时任渡口市革委会副主任的叶自强接待了他们,并说:“明天,你们带市革委会生产组的几个人去现场看,该定的马上定。”第二天,电力、交通、供水、仁和区等相关人员全部到齐,现场察看商议,时任渡口革委会生产组长的刘秉温当即拍板:“明天就开始干!”
“夺煤保铁”龙洞大会战正式打响。三十九处的人来了,六十一处的人来了,开拓队的人来了......各路人马齐聚龙洞。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下,建设者们住席棚、喝浑水、吃盐拌饭,还立下了“不出铁,不搬家”的誓言,不分昼夜搞建设,盼着早日把气肥煤挖出来。
就这样,建设者们凭着风镐、铁锤、钢钎、炸药、木柱、木梁和刮板,凭着他们争速度的冲天干劲与火热激情,凭着那些铁骨铮铮愿为祖国鞠躬尽瘁的无私付出,75天就把气肥煤挖了出来,保证了攀钢“七一”出铁,105天建成了年产21万吨的龙洞煤矿!这在中国是一个奇迹,这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奇迹!
“夺煤保铁”大会战取得胜利后,李振声随亓伟马上又投身“夺煤保钢”大会战中,有了之前的基础,仅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年产75万吨的大宝顶煤矿建成,“夺煤保钢”战役再获胜利。
在李振声们的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下,随着一个又一个会战的胜利,攀枝花迎来了巨变:一座座横跨江水的钢铁巨桥,一座座工厂矿山,还有那夜晚不熄的灯火......正是因为有了老一辈建设者们的艰辛付出,克服了千难万险,才有了如今这座英雄城市。
现如今,退休快20年的李振声依然在发挥余热。每天早上,他都早早来到社区老年活动室,打扫卫生,把报纸分好,风雨无阻。每年都会参加“老年科协技术学会”进行学术交流。他说:“虽然我现在老了,但我还是想要为社会继续干些事,当年‘不出铁,不搬家’的干劲还在。”(温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