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村(社区)聚集地作用日趋提升,而统战工作逐步向基层延伸、统战工作群众化、社会化的特点日趋明显。开展基层统战工作已成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统战工作任务在基层的顺利实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基础的巩固和发展、答好稳住经济大盘的历史“考卷”。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统战工作,夯实基层统战基础,建设乡镇统战阵地、强化组织统战队伍、激发基层统战活力,隆昌市双凤镇持续推进基层统战示范点建设,扩大统战工作覆盖面,广泛联系和团结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助力经济发展、参与民主管理、弘社区文明新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巩固宗教和顺良好局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勇于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为建设精致靓丽隆昌贡献双凤力量。
做好“统战+”文章,助力村级营商“硬环境”
一是以“党建融合”为引领,延伸统战服务新手臂。为进一步增强基层统战工作的政治核心,成立双凤镇青花椒园区党委,着力构建园区党委引领、片区党支部包干、统战团体助力的基层“大统战”格局,采取定期开展党群连心会等方式,通过座谈交流、议事协商实现了基层党建与统战工作共融互促。
二是以“夯实组织”为基石,实现队伍建设新突破。采取“四个一百”即“进百家门、知百家事、帮百家忙、交百家友”方式开展统战对象摸底登记和分类造册,逐步建立以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统一战线代表人士数据库,创新搭建芭蕉村“四会两团”统战组织架构(即芭蕉村新联会、乡贤理事会、青花椒协会、民族联谊会、技术指导帮帮团和法律服务志愿团),充实壮大基层统战力量。
三是以“联动自治”为抓手,助推基层治理新风尚。引导乡贤理事会、民族联谊会成员积极参与村道德评议、红白理事和财经理事、德育宣讲小分队等群众自治项目,推行矛盾纠纷“三三调解制”,根据矛盾纠纷调解情况,由党小组、道德评议会、村委会逐级各调解三次。截至目前,参与调解矛盾纠纷8起,宣讲身边先进典型3人。
四是以“法治护航”为保障,构筑基层法治新高地。积极动员镇签约律师事务所及司法所、派出所等法制专业人才,组建村“法律服务帮帮团”,采取“三单”即“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帮帮团接单”工作法因需施教。截至目前,率先试点在芭蕉村开办“法治护航”普法大讲堂2场次。
创新“引才+”模式,打造招才引智“新引擎”
一是常态温情关怀。实施“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线上利用网络短信平台、公众号、微信群适时推送佳节祝福,扎实开展回引人才,分季度集中外出拜访双凤籍在外知名人士,狠抓新春、清明返乡探亲有利契机,创新开展“家燕归巢”返乡创业恳谈会。截至目前,全镇回引成功创业个体4人。
二是拓宽回引渠道。建立双凤籍在外知名人士信息库,依托驻成都流动党支部、广东商会等组织,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通过不定举办在外人才“老乡会暨家乡推介会”,广泛开展创业就业扶持政策、项目推荐等宣传,延伸回引工作触角,拓宽发展项目渠道。
三是健全培养机制。聚焦种植、养殖、产业经济等发展需求,大力实施新型农民技能提升、乡土人才培育示范、乡村人才定向培养工程,通过专家讲座、远程教育、基地实训、外出观摩等培训方式,着力培养扶持乡土人才、实用人才和地方特色产业“土专家”“田秀才”120余人,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花椒种植技能培训
提供“保姆+”服务,争做业主贴心“娘家人”
一是实施能源要素补给行动。紧抓内江市、隆昌市两级政协“双助力”契机,聚焦花椒业主急难愁盼问题和需求,全力保障土地流转、劳动力招募、水电等关键要素,重点加强芭蕉村核心园区产业便民道、提灌站、变压器、喷淋灌溉等基础设施配套,同时,加大对花椒烘房、冻库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保障。通过对接内江日报、内江六中、隆昌市交通运输局等帮扶部门,累计争取资金360余万元,修建产业便民路10.5公里,提灌站2座,青花椒加工烘房1座。
二是实施技能人才补位行动。以“协会带头”为引擎,强化技术服务支撑,培育新型基层农技人才。率先成立双凤镇青花椒协会,与四川花椒产业联盟、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广安和诚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等达成合作关系,与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签订《花椒种植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同时,组建双凤镇青花椒技术服务帮帮团,定期开展花椒良种建园、水肥管理、整型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丰产栽培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增强发展花椒产业的信心。
三是实施花椒产业延链行动。突出对吉康、澜睿等龙头企业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打通青花椒第一二三产业链,努力提升双凤青花椒在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领域市场竞争力,不断改进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工艺和加大对衍生食品开发力度。持续推动企业经营主体创新,建立 “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提高农户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参与度。积极探索发展“园区+旅游”“园区+文创”等新业态,依托花椒基地、加工企业、凤凰湖及十里水溪等独特资源,大力发展旅游康养、保健及美食服务,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已贯通核心区旅游大环线,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商标,2022年成功举办双凤镇首届青花椒丰收节,后期还将推出系列花椒特色美食。
激发“归燕+”动能,撑起乡村振兴“半边天”
一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原则,依托吉康花椒专业合作社,建立“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大户+一般户”经营模式,将政府投入基础设施量化为股份,通过政策倾斜、项目配套、资金扶持、科技支撑,大力发展青花椒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收益。目前,近8000亩青花椒产业惠及红花、朝阳、双石等10个行政村,其中,芭蕉村核心区域种植花椒1800余亩,预计丰产期每亩产能可达2000斤,芭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9.8万元。
二是助力家门口就业。引导合作社就地选人用人,构建好村集体和农户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务工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各项政策落地生根,以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实现集体经济、专合社、群众收入三丰收。2021年以来,芭蕉村带动68户脱贫户务工和12户种植,脱贫户累计增收35.8万元。
三是关怀“老幼残”冷暖。以“头雁效应”带动“群雁活力”,大力发挥致富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发动村新联会成员聚焦“老幼残”等特殊群体,依托辖区内敬老院、儿童之家等平台,结合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我们的节日”特殊时间节点,大力开展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关爱行动,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截至目前,开展结对帮扶12人,走访慰问40余人。
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业能级“软实力”
一是“品牌+龙头企业”。依托吉康、澜睿、吉樱、洪超等花椒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借助成都市吉康农副产品公司独立经营的全国花椒大宗交易仓储配送服务、集中加工和互联网交易信息发布平台,四川花椒产业联盟交流合作等资源,通过“公司+专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做大做强双凤青花椒产业,深入研发青花椒深加工产品,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是“品牌+农业园区”。深入实施强农战略,依托“有事来协商·隆桥驿协会”等平台,以“双凤青花椒”品牌专注打造花椒产品,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021年,双凤青花椒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评为“无公害产品”。同时,借助青花椒园区旅游观光环线,依托凤凰湖及十里水溪自然风貌,打造集“垂钓+环湖+美食+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民宿,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2022年双凤镇芭蕉村“双助”活动重点任务推进小微协商会
三是“品牌+电商销售”。充分利用抖音、邮乐购直播、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大力开展直播带货活动,成功举办2022年首届双凤镇青花椒丰收节暨“邮乐购”直播带货活动,特邀长江故里品鉴官到芭蕉村开展带“椒”直播助农增收活动,力争用“电商+直播”销售模式将双凤青花椒推向全国,助力乡村振兴。(隆昌市双凤镇人民政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