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蹲点采访丨文化自信在广袤乡村生根发芽

来源:川观新闻 时间:2022-07-06 13:41:49 编辑:李凤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
2022年6月8日在四川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广大青少年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担当者、责任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让学生从小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育文化自信?近年来,内江市威远县深入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特别是去年被中央文明办纳入全国首批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县后,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中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传统民俗和当地特色文化有机结合,精品课程多达50余门,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以鲜活生动的面貌来到孩子们身边。
7月2日,四川日报全媒体一线蹲点采访组来到了威远县多个乡镇学校,看广袤的乡村如何在青少年心中“播种文化”,种出文化自信。
舞彩龙、玩牛儿灯 学生成了小小“非遗传承人”
7月2日,威远县中小学生暑假的第一天。持续多日酷热后突然降温,凉爽的天气让威远越溪镇中心学校的孩子们饶有兴致开展了“暑期第一课”——玩牛儿灯。
“走啰,放牛去了!”“来啰!”上午9时许,当蹲点小组一行到达越溪镇时,十几个孩子在舞台上排练正酣。在越溪牛灯舞传人曹顺武的指导下,孩子们有的扮成放牛娃拿着鞭子蹦蹦跳跳,有的两人一组披上道具扮起了牛儿。吃草、嬉戏、滚水,惟妙惟肖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
越溪镇中心学校学生表演牛灯舞 唐广/摄
牛灯舞,四川省古老的民间舞蹈,起源于内江威远县越溪镇俩母山,如今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越溪镇中心学校将牛灯舞引进到了学校。
“我们2020年专门成立了非遗文化越溪牛灯舞兴趣小组,学生们非常喜欢。”越溪镇中心学校校长倪志刚介绍,针对这项本土文化,学校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方位传承。不仅对牛灯舞的影像、故事、音乐等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档案,还打造了传承活动室,展出各种道具及图文资料。此外,最重要的便是请出牛灯舞非遗传承人进学校教孩子们表演。
越溪镇中心学校全校学生300多人,长期参加牛灯舞训练的就有40多人。
在排练现场,玩得不亦乐乎的孩子们趁着休息为我们道出了学习牛灯舞的乐趣。“表演好滑稽、好有趣嘛,看到演出的第一眼我就想学了。”初二学生张轩浩抹着满头热汗调皮地说,“唯一可惜的是马上读初三,不能继续耍了。”初一学生胡馨玉也格外喜欢扮演放牛娃,“以前我看到牛就害怕,现在觉得牛儿好乖哦……”
越溪镇中心学校学生表演牛灯舞 唐广/摄
自去年6月威远县成功入选乡村“复兴少年宫”全国试点后,威远县已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117所,包括越溪牛灯舞在内的50多门传统文化精品课程以真实可感的模样来到了孩子们身边。
在威远新场镇中心学校,传承数百年的省级非遗翔龙节也已进入校园。该校校长段儒军告诉记者,2016年,记载翔龙节历史以及制作和表演技艺的《彩龙飞舞》教材就正式纳入了学校校本课程,“学生从5年级开始便可以系统了解这门本土民间文化,学习做龙、耍龙等技艺。”内江市级非遗李家拳也被引入学校,孩子们热爱打拳远胜课间操。
在威远观英滩镇中心学校,省级非遗石坪山歌也早已飞入了孩子们心中。“石坪山歌旋律优美、琅琅上口,可以说从小学到初中,很少有学生不会唱几句石坪山歌。”观英滩镇副镇长晏杰介绍。曾经传承艰难的非遗文化,在学校得以普及。
新场镇中心学校学生表演李家拳 唐广/摄
解答困惑、学会团结  传统文化提供成长给养
从牛灯说到“三牛精神”,从舞龙说到团队协作,从李家拳说到勇毅坚韧,来自民间的传统工艺或娱乐项目,同样凝聚着智慧,给人以启迪。
7月2日上午,当蹲点小组一行来到新场镇中心学校时,刚放暑假的学生彩龙队队员们正在进行舞龙训练。铿锵锣鼓声中,孩子们奔跑、跳跃,带动彩龙自如游动,摆出了“中国龙”三个字的造型,围观群众连连叫好。
新场镇中心学校学生表演彩龙 唐广/摄
舞龙要能跑能跳,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很高,但新场镇中心学校报名参加学校舞龙队的学生无比踊跃。六年级学生廖登科是舞龙队的成员之一。在他记忆中,新场镇每逢春节就会有舞龙表演,“人山人海,热闹得很。”所以五年级时发现可以学舞龙,他马上就报名参加。一年下来,廖登科不仅在非遗传人的帮助下学会了简单的扎龙的手艺,更在艰苦的排练中有了自己的感悟,“舞龙不光是好玩。
要把龙舞好,最关键的是要团队协作。任何一个人配合不到位,龙都舞不好。”一年多下来,廖登科说他收获不少,以前和小伙伴动不动就针尖对麦芒,“现在更懂得替他人着想了。”
新场镇中心学校校编读本《彩龙飞舞》 唐广/摄
越溪镇中心学校玩学牛灯舞的初二学生唐浚杰,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更深刻地理解了牛的品质。“小时候我只知道牛要吃草,会耕田。后来老师告诉我牛有‘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孺子牛精神。”他说,“长大了我要当科学家,要像我演的牛儿一样艰苦奋斗,为国争光。”
同样,为帮助同学们强身健体而被引入学校的李家拳,也给了孩子们诸多正能量。在新场镇中心学校,瘦弱的二年级学生屈茂林报名参加学习李家拳,他骄傲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不仅学会了打拳,还学会了舞枪,我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
7月2日下午,蹲点记者来到观英滩镇中心学校。从数十级石梯拾级而上进入学校,悠扬的歌声从教室里传来。这是石坪山歌非遗传承人孙传相在教孩子们唱歌。今年5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孙传相深受鼓舞,他用石坪山歌曲牌《三根柏树》重新填词作了歌曲《天府新篇》,借此向学生们宣传党的政策。
观英滩镇中心学校学生学唱石坪山歌 唐广/摄
“其实老师教的歌词我还不太懂。”学校初一学生涂语薇直言。但是当同学们唱着流行歌曲的时候,她还是觉得石坪山歌好听。为什么?这位皮肤晒成小麦色的女孩脱口而出,“我觉得亲切啊,山歌唱的就是我们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和家乡的人,我觉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里面。”她的同学王欣悦同样是石坪山歌的粉丝,“从小我就听着外公的石坪山歌歌碟长大,有的豪爽,有的婉转,很有特点……”
“我们发现,通过将本地非遗引入课堂,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文化自信就这样慢慢建立起来了。”观英滩镇中心学校校长陈有富表示。
打造杜甫诗碑 传统文化守护者队伍正在壮大
传统文化播种者和守护者,绝不止于学校。在威远,自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威远版的‘大鱼海棠’,你们一定不能错过。”在蹲点小组刚到威远时,当地人就热情为我们推荐。7月2日中午,我们专程前往了威远新场镇万祥村的张家花苑。这是一处乡村农家乐,恰逢当地皮球桃成熟,不少游客兴致勃勃前往采摘。花苑还提供汉服租赁,不时有人换上服装在桃林里来一番“穿越”。不过,张家花苑最别具一格之处在于——乡野山间内,竟然藏有一处杜甫碑林园。
杜甫碑林园,福建土楼形状的一处园子,庭院遍植花草,环境清雅。最吸引眼球的是杜甫创作的335首诗,以篆、楷、隶、行、草等各种书体,配以山水花鸟画,镌刻在了一块块青石之上。
张家花苑的老板张仕杰是万祥村本地人。“我们村子比较偏僻。我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后来外出求学、工作、创业,生活好了起来。虽然一直在外省办企业,心里也还是想为村里干点实事。”
他原本只是想做个农家乐,帮助亲戚和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增加些收入。后来在长沙创业时结识湖南大学教授、著名书画家王德水。王德水依托杜甫的诗词创作了很多书画作品。在王德水的影响下,张仕杰萌生了在家乡建一处杜甫诗书碑林园的想法。为此,张仕杰投入了几千万元资金。碑刻青石取自河南平顶山,书画由王德水执笔,雕刻由河南汝州汝帖传承人全手工打造,威远当地的能工巧匠建设施工。三年多下来,总算有了现在的规模。
碑林园建好后,不少书法爱好者和游客慕名前往参观。张仕杰的想法也一天天在转变,“杜甫被尊为诗圣,他的爱国情怀和精湛诗艺为后世景仰。以前只是被王德水教授的作品打动,想帮他把他的杜诗书法全部刻下来传下去。现在我发现,这处碑林不只是我们两个人的,还属于整个威远、整个四川,甚至整个中国。因为它完全可以成为威远、内江甚至全省青少年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平台。”
这几天,常年在外省办企业的张仕杰专门返回威远协调此事。他希望以杜甫碑林园为依托,把张家花苑打造成青少年科学素养研学营地、四史教育基地以及乡村振兴培训基地。
张仕杰说,这几十年在外经营企业的经历,让他深深感觉到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我希望为弘扬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让威远乡村的孩子能在碑林园汲取到文化给养,让文化自信能在他们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
蹲点手记:涵育文化自信,当从娃娃抓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涵育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等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当传统文化能够可知可感,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彰显魅力,不断获得认同,就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
在威远的广袤乡间,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了“教育从娃娃抓起”。蹲点采访过程中,我们虽只接触到极小部分的传统文化进校园,却依然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文化自信正如田间庄稼勃勃生长。
传统文化要怎样才能有效传递?在和非遗传承人、学校老师和孩子们的摆谈中,记者有几个强烈感受。一是要遵循教育规律,突出项目互动参与性。在文化知识学习之余,寓教于乐的彩龙、牛灯舞、唱山歌等艺术形式很容易满足孩子们的玩乐心理。二是培养孩子的同时更应注重对老师的思想洗礼。只有当孩子们的思想引路人深刻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他们才能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时循循善诱。在威远观英滩镇中心学校采访时,好几位初中学生说“山歌不比流行歌曲差,因为这是我们本地自己的文化”时充满了骄傲,这显然离不开学校老师和非遗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绝不能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和流于表面的热闹。只有让一代又一代祖国的接班人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发现其时代价值,最终树立起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才算真正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王维 唐广 川观新闻记者 姜明 吴晓铃 成博 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