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沙湾区把人才振兴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抓住村党组织书记这一关键少数,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队伍,选优“头雁”。放宽选人视野,把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大学生等群体纳入村“两委”后备力量,结合“头雁智选云”平台,融入10种数据分析功能,掌握近500名村“两委”成员及后备力量信息,为选拔“头雁”做好人选储备;全面推行“一肩挑”,降低村级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至44.5岁,“头雁”队伍不断年轻化、优质化。
聚焦能力,育强“头雁”。实施“头雁提能”计划,鼓励277名村组干部和后备力量到乐山电大参加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同步设立5万元/年的“头雁奖学金”,最高奖励4500元/人/次,已累计投入60万元奖励和补助,实现全区“头雁”获得大专及以上学历。实施常态培训,利用“1+4”基地等红色教育资源,打造“村党组织书记专题班”“上任就开跑”等系列课程,截至目前,培训“头雁”1100余人次。
聚焦制度,管好“头雁”。聚焦“一肩挑”监管薄弱点,出台《“两管一报告”监督管理办法》。部门联席监管,由组织部门牵头,纪检、公安等31个部门组成“一肩挑”干部监管联席会和工作专班,执行“5+3+6”核查制度,确保监管“一盘棋”。坚持区镇联动监管,对党员身份、违纪违法等12种事项开展任前联审,出台财务、集体经济管理制度,定期清查“三资”;组织、民政部门和镇(街道)定期开展班子研判、群众测评等,联审“一肩挑”干部的“个人及直系亲属经商办企、承担村域范围工程项目”等10项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强化结果运用,确保监管不留盲区。(汪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