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峨眉山市围绕事业人才“引进难”“晋升难”“留人难”问题,以搭建平台、畅通渠道、保障激励为抓手,实施“1234”十大举措,激励事业人才干事创业,不断促进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搭建“选+育+用”一体化成长平台。建立事业人才梯次选拔培育制度,通过综合面试、技能比武、业绩评估等方式遴选掌握一批优秀事业干部和学校、医院后备人才,推荐参加党校主体班次培训,列入“蓄水池”培养。加大事业人才选任力度,拓宽选人用人视野,通过日常储备掌握一批、中心工作涌现一批、公开竞争上岗一批“三个一批”选拔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畅通事业单位优秀人才调任党政机关领导岗位渠道,加大党政机关岗位投放力度和调任频次。3年来,共提拔、调任事业干部37名、储备培养110名。
畅通“岗位+等级”晋升双通道。一是创设专业技术特设岗位。突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常设岗位数量和等级限制,分行业、分层次设置特设岗位,配套建立特设岗位竞聘、审批、管理、退出等机制,针对高学历、高层次、科研创新、对口帮扶等优秀人才开辟岗位晋升“绿色通道”,目前已掌握20名符合条件人选。二是全面实施职员等级晋升。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全面梳理机构、编制、等级、人员情况,全覆盖建立晋升模型,精细测算职员等级“使用→回收→再使用”周期,确保可持续、阶梯式晋升。综合考虑职责轻重、工作年限、评优表扬、对口帮扶等情形,采取积分管理、量化评比,助力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合理晋升。截至目前,已晋升281名优秀事业人才。
实施“高端+本土+基层”三类人才引进。一是高校招才引智。围绕重点领域、特殊行业、重大项目编制高层次专业人才目录,大力开展高校硕士研究生考核招聘,实施“推介+报名+审核+面试”“一站式”服务,确保5小时人才快签。3年来累计入校招聘10场、引才65名。二是本土引才聚力。实施“团员工程”“归乡计划”,吸引峨眉籍或自愿扎根峨眉的人才来峨干事创业,近3年累计公开考调回引40人;持续开展退役军人评比选岗工作,近3年竞争性安置32名优秀转业士官到事业单位工作,凝聚建设家乡的澎湃力量。三是基层留才稳岗。坚持把人才招聘与稳岗就业相结合,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多维度补充基层人才,近3年累计招募社工、网格员、公共卫生服务岗、“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见习岗位等600余名,为基层治理、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工作提供强大人才助力。
落实“奖励+绩效+科研+安家”四项激励措施。一是及时奖励比担当。开展事业人才及时奖励工作,对在征地拆迁、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中敢于担当、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162名事业干部给予嘉奖。二是绩效发放有差异。优化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打破固有的岗位(职员)等级标准,向高层次人才和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贡献突出的干部倾斜,杜绝“普惠制”,实现同一事业单位同一岗位奖励性绩效最高最低相差1.5倍以上。三是科研创新给支持。精准对接市场和乡村一线需求,鼓励农业科技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或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允许在企业按规定获得报酬或奖励,已接到5名农业科技人才申请。四是安家置业有保障。向来峨人才发放安居金卡,高层次人才可免费专家人才公寓,享受最高30万元购房补助或1000元/月租房补贴,3年来累计兑现安家补助72人375万元、购房补贴227户748万元;在乐山率先开展“融易兴村”行动,开发“人才贷”“振兴贷”等人才金融产品发放贷款1.8亿元,确保人才安身、安心、安业。(耿耘 李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