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峨眉山市坚持党建引领,以需求服务为导向、以资源共享为纽带,积极打造“党建红+重治理+强服务”党建品牌,积极构建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党建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辖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措并举提升“组织力”
加强阵地建设,深入推进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高标准完成胜利街道城东社区“智慧科技型”、白龙社区“便民服务型”转型升级,设置“一站式”党群活动、养老助残、未成年人活动等功能区域,做到功能完备、布局合理、方便实用,以阵地汇人气、以服务聚民心、以品牌增活力。
强化思想教育,积极探索“主题党日+常态化学习”模式,根据不同主题,设定“自选动作”,邀请社区优秀党员、退伍军人,常态化开展党史知识讲座,铸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
夯实队伍基础,抓基层基础,重塑村社队伍,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以讲政治、能力强、学历高、群众口碑好为原则,开展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测评,适时调整常职干部;打通社区干部进出渠道,大胆启用一批表现优秀的网格员、公益性岗位、社工进入社区“两委”队伍。
多元共治提升“和谐度”
深化合作共建。坚持以民为本解难题,针对群众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构建社区治理体系,组建社区大党委。由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职社区党委委员,形成“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提升社区党组织领导能力。深化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抓好机关党员向社区党组织报到和工作制度。联合共建单位互晒“资源清单”、互提“需求清单”、互递“服务清单”,实行双向认领,开展双向服务。今年以来,开展共建活动32余场次,服务群众1800余人次。定期召开社区大党委委员会,采取多种途径征求居民意见建议,解决道路破损、污水管道外溢、楼栋外墙皮脱落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多重服务提升“满意度”
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核心作用,深化“一核多元”小区治理模式,因地制宜搭建小区共治平台。今年以来全力开展小区治理“挂图作战”,问题小区兜底,实现转化升级,亮点小区推广,实现示范引领。探索社区经济“先行区”,引导社区采取“社区党委+集体经济公司+优质企业”的模式,全面提升全方位、立体式便民服务水平。胜利街道桑园社区以党建引领,找准居民服务需求突破口,“三步”打造红色物业,为业主全方位提供“红色物业”服务,得到了小区居民的认同和一致好评。同时,以小区治理为契机,各社区成立本土志愿服务队伍。“白龙帮帮”“城东睦邻志愿队”“东胜志愿总队”等特色志愿队伍在小区治理、便民服务、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中都有突出表现。(李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