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口河区坚持党建引领农业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围绕建设“四川彝区乡村振兴示范区”,聚焦市委赋予金口河“发展山地旅游、高山农业,打造四川彝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目标,紧扣“五共工作法”,做大做强园区“党建联盟”,建成县级园区5个,市级园区3个,争创省级园区1个。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园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项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制定惠民利企政策,通过奖励扶持、以奖代补等相结合,充分发挥政策指挥棒作用,带动龙头企业、农村家庭能人等参与园区建设。三是强化资金保障。整合各级财政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和自筹资金投入园区建设,并争取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支持,园区总投资超亿元。
整合优势资源,推进运营发展。一是立足资源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地域优势,或做大做强中心村,或推进联村联乡连片发展,不断扩大体量、形成规模,提高园区产业综合竞争力。二是推进种养循环。依托园区种植产业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培育养殖大户36户,建成规模养殖场6个,实现生猪年出栏6000头以上,年产值1000万元,并反哺园区建设发展,实现生猪养殖产业之间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三是找准经营方式。引进科学化、市场化管理模式,建立基层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订单式农业,创新村企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积极探索运营发展新路。
完善硬件设施,加快园区建设。一是加快高标准农田改造。2022年以来,投入500余万元,完成园区核心区80余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建成坡改梯高标准农田15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种植3000余亩,着力推进园区标准化规范化改造。二是加快打造现代冷链物流中心。投入155万元打造占地600平米、储存2500吨,并集蔬菜收购、清洗、加工、包装、转运为一体的冷链仓储集散中心,不断提高园区产品存储保鲜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配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整合各类产业扶持资金200万元,修建园区产业路12公里、田间作业道15公里、蓄水池24座以及输水管、渠6800米,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产业发展承载能力。(樊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