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帮扶:倾情携手 助推金口河教育共发展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11-23 16:49:58 编辑:王卫东 点击:
从民族地区支教到脱贫攻坚帮扶,再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乐山市金口河区每一所学校,每学期来自乐山市沙湾区各学校的学校管理能手、骨干教师充实到小凉山彝族地区支教的队伍。乐山市金口河区结对学校,为当地师生带来了一堂堂精彩的公开课,并向贫困生赠送了学习用品。
“这不是第一次了。”乐山市沙湾区对口帮扶金口河区工作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工作队推动下,沙湾区教育部门组织两区学校结对,实施“一校两地四统筹”一体化管理,投入资金提升办学硬件软件、开展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学习培训、派遣德智体美劳全学科支教教师帮扶,金口河区教育呈现办学条件全过程提质、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学生天赋生机勃勃的喜人局面,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城乡学校均衡发展。
硬件软件全方位升级,助力办学条件上档升位
多功能教室里老师们正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开放式图书室里学生们正如饥似渴看书,七彩运动场上孩子们正快乐玩耍……这是乐山市金口河区永和二小如今的画面。
“几年前,学校还是全区教学条件比较薄弱的乡镇小学校之一。”三年级二班学生张永锡的家长还清楚记得,几年前将孩子送进学校时的场景:“设施陈旧,条件落后,我们好多家长都把娃娃转到城里读书。”
为支持金口河区教育事业发展,沙湾区安排本区优质学校与金口河区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子”,实现“捆绑发展”。受帮扶学校一改通常捐款捐物帮扶方式,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到金口河支教,毫无保留地交流设施改造、办学理念、教学模式经验,实现了校园文化建设、教研教改、学生培育等协同发展。“学校每年都有新变化,办学水平越来越高。即使现在房子拆迁了,也不想让孩子转走。”一名三年级学生家长说道。
线上线下全过程提质,赋能教学方式与时俱进
“请同学们回答,10除以3等于几?”3月21日上午,金口河区和平小学二年级教室内,一名小学生正在讲台上向同学们发问。这是沙湾区沫江学校支教老师杨惠鸣正在开展“自主发现式课堂”教学。35名学生化身“小老师”,轮流上台提问、解答,杨老师则在旁为学生答疑解惑、梳理知识脉络。
如今,类似课堂模式在金口河区和平小学已成常态。此前,尽管曾多次有城市名师“送教下乡”“远程会诊”,但教改效果并不持续。如今,两校老师共同组建学科教研组,同步开展课程设计、备课磨课、教研培训和学业测评,“老师从传统课堂走了出来,学生从被动学变主动学,问题导向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敢表达。”和平小学校长艾丽介绍道。
德智体美劳全学科帮扶,激发学生天赋生机勃勃
由于师资匮乏,金口河区永和一小的语数外老师,还要负责孩子们的美育和体育。2021年,该校与沙湾区沙湾小学结为“校联体”,每年都能接收到轮换来的专职美术、体育、音乐教师。“结对以来,老师们再也不用‘兼职’教教美术、体育了。”永和一小校长薛良雨谈到。
鉴于金口河区乡镇学校普遍缺乏美术、体育、音乐等专职教师,学生艺体特长无法得到专业老师指导的困境,沙湾区教育部门先后选派了多名艺体老师参与对口帮扶,通过全职支教、走教的形式,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自沙湾区开展对口帮扶金口河以来,沙湾区教育部门推动本区优质校与金口河区薄弱校结对帮扶,推进教育管理、教学研讨、考试考核、学业评价等教育结对帮扶教育教学全过程统筹。在沙湾区帮扶下,金口河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摆脱“小而弱”“小而差”的窘境,转变为“优特美”,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金口河区委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