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抓实示范创建,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乐山市沙湾区坚持党建引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聚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创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
系统谋划,壮大特色产业。由区委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召开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推进“挂图作战”工作暨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专题会,对全年乡村振兴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坚持分类引导、差别发展、择优培育,推动实施现代农业园区“12522”工程,争创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认定区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喀斯特地貌,抓好道地中药材优势产业发展,新种植川佛手6000亩、柔毛淫羊藿1000亩,争创四星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擦亮“乐山佛手”“沙湾柔毛淫羊藿”等区域品牌,实现品牌增点、连线、扩面,争创川佛手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持续做大规模、做强龙头,培育园区重点龙头企业1个,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10个,完善冷链物流、快递网点等配套设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计划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镇1个、示范村2个,市级先进镇1个、示范村4个。
挂图调度,夯实农业基础。建立“清单化”调度机制,对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旬调度”“月通报”机制,不定期开展现场指导或暗访督查,督促创建任务逐项落实。充分发挥好区委目标绩效办、区政府督查室督查的职能职责,对项目的关键节点进行重点监督,对项目的落实情况实行全动态跟踪,紧盯目标任务,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进一步细分任务、明确责任、明晰节点,掐时间、抢节点、抓进度,不断加快全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推进进度。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要求,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巩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成果。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田长制”,力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5.2万吨左右。加快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力争实现生猪出栏12万头以上。培育新型农业人才,鼓励新乡贤、大学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创业,完善职业农民制度,培育一批产业带头人、农村家庭能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统筹推进,加快乡村建设。构建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设立乡村建设行动专项工作组统筹抓好工作落实。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启动太平道地中药材、峨山研学康养片区2个镇级片区和6个村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片区内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统筹布局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培育嘉农镇、太平镇、葫芦镇3个中心镇,加快形成“一片区一主业一特色”新格局。高质量开展场镇建设管理服务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化农村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抓好“五清”行动,力争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4个,培育市级特色村落2个、水美新村1个。(汪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