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不断探索本土人才发展规律和特点,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本土人才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其带动优势,让本土人才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大展拳脚”。
扶持“种养加”大户,激活村集体经济“强筋”。坚持整合资源,依托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基地、实训基地等场所,积极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确定130名“种养加”大户为重点扶持对象,依托不锈钢园区电子商务孵化园,构建了涵盖融资服务、技术指导、经验交流、创业孵化的众创空间48个,鼓励致富带头人发展家庭农场、小微企业,在土地流转、证照办理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今年共引导发展家庭农场41个、小微电商企业107个。
培育合作社带头人,引领村集体经济“壮骨”。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工程,由区政府主导,整合农业、市场监管、就业等部门优势资源,开展农村合作社创建指导、农技专家田间教学等,鼓励200余名乡村人才投身合作社经营,通过“合作社+专家+基地+农户”形式,做大做强现代林竹、特色茶叶、道地中药材等优势产业。截至目前,全区行政村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并取得营业执照,新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132个。
汇聚沫若“新乡贤”,助推村集体经济“活血”。积极营造有利于“新乡贤”返乡兴业的社会氛围,开展“寻找沫若故里新乡贤”评选活动,大力宣传“新乡贤”艰苦创业、反哺带富的事迹,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营造尊贤重才氛围。充分发挥魏家戏班、铜河非遗传承、金钱板说唱等21名传统技艺人才专长,通过开展创作交流、举办培育班及“名师带高徒”等活动,培养各类乡村技艺人才150名,在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招商引资等领域大放异彩。(王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