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高新区探索建立“红·领·带”党建机制改革案例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3-25 17:02:18 编辑:王卫东 点击:
乐山国家高新区,位于乐山市中心城区大渡河南岸,截至2021年底,共有“两新”党组织45个,党员503名。全区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超过70%,已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随着形势不断变化,改革不断推进和经济快速发展,“两新”组织面临着政府要求、市场需求、员工诉求等深刻变化,现阶段“两新”组织党建模式已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存在着许多与新时期、新任务、新标准、新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企业出资人(负责人)不支持。受限于投资者的商人思维,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支持不足,党建工作成为一部分“两新”组织应付园区工作或者宣传噱头,甚至是经济负担。有的企业出资人(负责人)刚开始同意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但听说开展组织活动要占用上班时间,立马就否定了活动,不允许开展。
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等党组织生活制度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企业党组织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时,为节约时间,仅仅是线上学,以传代学,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规范不严格,很多党员少的党组织甚至没有党员学习阵地,让党员在企业找不到存在感,形式化严重,思想认识不到位,党员甚至无法说出一次活动内容。
党建与企业融合存在两面性。“两新”组织重业务轻党建,不能将党建化虚为实,无法融入“两新”组织生产经营,党建与生产经营“两张皮”问题严重,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不够。很多“两新”组织中企业出资人(负责人)不是党员,党组织班子未在公司行政班子中任职,党组织很难参与企业的中心工作,按部就班地开展着各项工作。
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助于提升企业信誉和社会形象,提高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增强企业外部市场竞争力。于上述考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乐山高新区党工委在广泛听取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实践、勇于创新,初步形成了“红·领·带”特色党建模式。
以“红”夯基,党企共建聚合力
抓组织覆盖,强化保障。将非公企业党组织孵化列入总部经济局、经济合作局、科技局等部门党组织书记领办项目,从项目对接、企业注册等源头介入追踪服务,灵活采用“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驻员组建”等方式,提高组织覆盖率。按照“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党群服务为载体”的“三位一体”模式,依托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孵化器”,打造非公企业党组织“总部旗舰”,形成源头孵化、分层管理、兜底覆盖的党建工作体系。
抓组织功能,发挥作用。从企业内部进行剖析,建立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定期督查等制度,创新指派3名“常青树”、3名专职党建指导员,采取少集中、多分散,少支部、多小组,少开会、多交流的办法,变“集中组织”为“随机渗透”,增强活动针对性和有效性。
抓组织创优,激发活力。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实行“一评二审三划定”评估机制,即“两新”组织自评申报,区党群工作部、企业党委两轮审核,划定为五星、四星、三星三个等级,全覆盖开展“星级党组织”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党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鼓励非公企业建立党员年度工作递增机制,实现党员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提升持续增长,创造性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以“领”定向,高举旗帜向前行
坚定思想引领与企业发展同向。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创新“任务清单、学习清单、责任清单”,明确企业党组织书记兼任公司高层重要岗位,参与公司董事会、战略决策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总经理办公会等公司重要会议,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制定会前学习制度,指导帮助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提升解读政策和把握趋势能力,帮助普通党员强化党性意识、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确保企业正确发展方向,从源头上监督引导企业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推动党建引领与企业经营同步。建立党组织与公司行政机构成员双向互动、交叉任职、工作共融三项机制,推动党组织队伍与公司行政班子队伍相结合,深度融合党建制度与企业经营管理,积极引导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党工委重大决策部署,主动融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智能制造和光电信息为主导的“1+2”高新特色产业体系各项工作。确保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目标同向、经营管理同行,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同心。引导企业自觉培育企业优秀文化,自觉参与地企互联共建,积极培育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色、企业特点的核心价值观,丰富和打造企业发展“软实力”。探索推出党建+金融、党建+发展、党建+服务等党建文化模式,选树尚纬股份“红·领·带”、君和环保“双聚四引领”、瑞鸽“八有”特色党建品牌,引导企业参与中小微企业孵化扶持、扶贫救助、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推动“两新”组织全面参与社会治理。
以“带”提能,齐添动力强发展
“联盟机制”拓宽发展渠道。坚持集中资源干大事,创新成立“红·领·带”党建联盟,协同五通、夹江、犍为、峨眉、沙湾五基地发展,召开“红·领·带”党建联盟会议,制定联盟章程,列出合作清单4大项7小项,形成联盟成员“抱团作战、百花齐放、齐头并进”工作新局面。同时全覆盖建立“机关-村社-非公企业”党组织联系帮扶机制,发挥党建指导员和业务主管部门联系作用,积极争取落实扶持资金政策,帮助解决“融资高山、转型火山、市场冰山”问题,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精准服务”搭建共享平台。以“红色团队”为纽带,通过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合作,运用专业化、社会化和项目化的运作机制,针对园区党员职工人群层次、年龄结构、岗位特点、需求类别等不同情况,建立“红色坊”“技能坊”“减压坊”“亲子坊”“兴趣坊”等服务平台开展党群活动,为企业党员职工提供党建知识学习、就业咨询、权益维护、法律帮扶、心理疏导等个性化服务,为园区企业搭建共享平台,培育党建文化,激活党建动能。截至目前,服务园区党员、职工1000余人次。
“红色尖兵”带动内力创新。广泛开展“红师傅带蓝徒弟”活动,根据企业产能布局和培养方向,在一线选拔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好、业务能力好、服务群众好的优秀共产党员成为“红师傅”,影响带动“蓝徒弟”思想进步、技能提升。
主要成效
“两个覆盖”率显著提升。进一步夯实了“两新”组织的党建基础,推动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拓展。2018年以来,已完成50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20余家社会组织的摸排,新建党组织16个,覆盖企业30余家,推动10家非公有制企业、2个社会组织主动转接党员组织关系18个,帮助17名党员及时纳入组织管理,“两个覆盖”率从43%提升至78.3%。
企业活力明显增强。2020年,全区新增红蓝师徒87对,培养产生高级技师9名,各类技术骨干60余名。经常性开展“我为企业献计献策”活动,配套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激发党员、员工参与创新积极性。2020年以来,全区各企业共计投入30余万元,用于奖励和鼓励员工提案,总计产生创新改善提案2600余件,累计节约生产成本800余万元,激活了企业发展内生动力。2015年以来,君和环保公司党员人均收入增长73.6%,年均增幅14.53%。
产业发展蓬勃有力。通过党建引领、组织搭桥,引导企业在项目、人才、资源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形成“抱团作战、百花齐放、齐头并进”的工作新局面。同时,全覆盖建立“机关-村社-非公企业”党组织联系帮扶机制,发挥党建指导员和业务主管部门联系作用,积极争取落实扶持资金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了“融资高山、转型火山、市场冰山”问题,坚定企业发展信心。2021年,乐山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进出口总额增长100%,完成营业收入402.53亿元、增长33.64%。(乐山市高新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