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落地见效,乐山市金口河区主动适应乡村振兴发展需要,以组织联建带动规划联编、工作联动、产业联育、治理联抓,有效激活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动能。
组织联建,让基层组织“强”起来。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治理相融、人缘相亲”的原则,成立2个镇级片区功能型联合党委,打造“片区党委、乡镇党委、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小组、联系党员、农户”六级精细化治理体系,开展“鸽鸽讲堂”“党员联系户”“村民说事”“书记沙龙”20余场次,辐射带动25个村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抱团发展,进一步凝聚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向心力、创造力,形成了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规划联编,让国土空间“活”起来。充分发挥联合党委统筹协调功能,组织辖区内党员干部入户走访,开展“村民说事”活动70余场次,收集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意见意见300余条,在保护耕地、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尊重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发掘乡村地域性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特色及优势,基于地貌类型、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相近、产业发展愿景相同考量,现将金口河区划分为2个镇级片区和7个村级片区,统筹配置城乡基础设施,使农村发展在空间区位上得到优化和提升,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乡村振兴。
工作联动,让发展合力“聚”起来。建立联合党委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对上沟通、对下指导”职责,组织片区党委委员,围绕加强党的建设、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创新社会治理,按照“联合党委会提议、联合村“两委”商议、联合村党员大会审议、联合村村民代表会议通过、联合党委决议并组织实施”的程序,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先后协调380多户村民土地流转1.7万亩,解决林地边界划分、产业路修建、务工就业等急难愁盼问题290余件,实现了党建力量下移,群众满意度上升,在协同作战中提升了发展质量和效能。
产业联育,让群众腰包“鼓”起来。为解决产业发展“村村为战、单打独斗”这一瓶颈,以联合党委为核心,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资源互补、发展互助”原则,围绕大瓦山这一核心区,布局“高山药蔬产业带”,重点发展山地旅游、道地中药材、高山蔬菜、高山茶叶等产业,打造市、区级产业园区6个,为群众提供最新的用工就业、生产销售、市场行情等信息3500余条,邀请农业技术专家、“田秀才”培训农村劳动力290余人次,培育家庭能人6286名,实现户均增收4800余元,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创业致富能力。
治理联抓,让幸福生活“火”起来。利用联合党委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优势,把大党建“最先一公里”与治理基层“最后一公里”相结合,深入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联村包户进万家·党群干群一家亲”活动30场次,持续开展“五星文明户”、“洁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区乡村三级“荣誉村民”200余人。加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组建党员先锋队151支,志愿服务团25个,开展“居家理发”“文艺向导”“上门维修”等形式多样的“红色服务”317次,安居乐业、和谐友善的幸福生活扑面而来。(金口河区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