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县:办好“家门口”基础教育,助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3-04 16:05:49 编辑:王卫东 点击:
为解决基础教育学校布局不平衡、师资配备不合理、管理机制不顺畅等问题,犍为县抓实基础教育布局调整,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见实效。
重规划,学校布局由“行政区”向“经济区”转变
成立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专题调研4次,采取实地调查、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学校布局、师资配置等问题和意见建议46个,形成教育布局现状“一张图”,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奠定基础。坚持小学向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区或片区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等总体原则,注重远近结合、建撤结合、量质结合,出台县域内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已撤并教学点14个、中心校1所、高中1所,调整九年制学校初中部2所,整体搬迁分校1所;结合“定点安置”和“自愿选择”两种模式,妥善安置1439名中小学生、855名高中生。
育队伍,师资配置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
按照“人岗相适、师随生走、统筹谋划、优化配置”的原则,建立教师“县管校聘”机制,实行“县管编制、校用教师,按岗聘用、严格考核”管理模式,提升教师管理质效。以全县教育系统为单元统筹安排,通过教师竞聘上岗,招聘新任老师68名,县内公开考调教师37名;通过直接并入和“交流轮岗”,调整305名撤并学校教职工到校开展教学,全面充实学校教师队伍。以品德、能力、业绩为评价主导向,坚持“四倾斜”“两不评”,推荐评选省级特级教师3名、市级优秀教育人才108名、县级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19名。
抓创新,管理体制由“管学校”向“管学区”转变
打破行政区划概念,深化“学区制”管理改革,实行学区化管理,立足义务教育阶段,率先确定一批龙头学校,综合考虑县域内片区划分、交通基础、师资力量、教育发展态势等因素,通过城乡帮扶、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等形式设置学区。创新学区长人事管理制度,由“学区长”学校牵头,协调学区内各校资源的调配、管理和使用,搭建学区资源共享平台,在教学场地、教师流动、教学成果、教研活动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万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