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井研:“四力”齐发 接力跑好乡村振兴新征程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1-13 17:30:05 编辑:王卫东 点击: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王村镇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建引领,以组织系统“十大行动”为统揽,立足实情,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奋斗的姿态、历史的担当,抓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接力棒”,全力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党建领航 提升村级组织“组织力”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王村镇坚持党建领航,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汇聚强大合力,建强乡村振兴组织保障根基。
注重在“选”字上下功夫。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围绕“双好四强”选人条件和“一升一降”优化目标,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全覆盖实现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下降4.5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
注重在“育”字上下功夫。新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1名,启用2名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进行顶岗锻炼,选派2名选调生到村任职,大力开展优秀人才招引工作,回引2名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注重在“用”字上下功夫。建立以党员、干部、人才、文化、老龄、未保为核心的“六支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参与防疫防汛、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中心工作,开展志愿服务150余次,帮助群众8000余人。
文明乡风 激发基层治理“凝聚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王村镇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改善群众精神风貌。
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坝坝会”等为载体,常态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完善村规民约、自治章程16部,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规范管理;以“积分制”管理为抓手,评选敬老孝老、洁美家庭等文明家庭96户,强化主流价值导向。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增强。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功能和作用,建设文化阵地9处,农家书屋藏书78615册,村村配备健身器材,每月坚持放映农村公益电影,全镇每年投入文化活动资金10万元以上,与县文联、县作协共建文化工作室2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文化惠民工作扎实开展。
群众精神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建立文化宣传队8支,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坚持每年组织开展新春联欢晚会、“七一”红歌会、重阳敬老文艺汇演等活动,邀请各类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到村巡回演出40余场次,持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绿水青山 增强生态宜居“亲和力”
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王村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生态禀赋、顺应自然本色,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着力加强施工工地、混凝土搅拌站、砂石厂等扬尘问题监管,开展现场检查200余次,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面落实“河长制”“塘长制”,深化茫溪河流域和养殖尾水治理,建成集镇污水处理站2个,发现并解决涉水问题38个,辖区内茫溪河水质由劣Ⅴ类改善为Ⅳ类,磨池河水质稳定在Ⅳ类;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确定监测点位30个,持续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不断优化土壤环境质量。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新改建农村户厕1150户,建成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8个,全镇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3%;以“五清行动”为契机,组织62名机关干部与150户群众结对共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四园”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全镇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对标提升场镇建设。向上争取项目资金70万元,扎实推动场镇建设管理服务提升,协同推进“清路、除尘、遮丑、正序、布景”五大板块,全面对王村社区、磨池社区进行升级改造,规划店招店牌281个,新建行道树池129个,规划停车位200个,维修集镇污水网管100米,拆除破旧房屋(棚)50余处。
产业带动 铸造乡村振兴“驱动力”
产业兴旺才能带来生机和活力,王村镇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构建彰显地域特色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以实干进取,不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壮大现代工业。依托马踏工业园区、国道348线和国道213线交通优势,近年来引进企业25家,其中上市公司子公司1家、规上企业5家,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成立王村镇商会,形成“抱团”发展模式,支持现有企业不断升级改造,解决生产问题80余个,稳步推进全镇工商经济持续向好。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成功争取1.5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100余万元,在全县率先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73万元,打造优质水稻种植园区5个、蔬菜种植园区2个、稻鱼及稻虾综合种养园区4个等各类园区10余个,成功引进规模化生猪养殖场1个,全镇粮油产量稳居全县前三。
深度挖掘农旅产业。绘制王村“美食地图”,从全镇40余家餐馆精心筛选出27家入驻,依托王村镇稻虾种养循环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小龙虾主题农庄,三青台生态渔业公园持续提档升级,常年承办国家级垂钓赛事,全镇年吸引游客约10万人次,服务业增值达1600万元,年增长率达11.25%。(王巧玲 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