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区坚持强化党建引领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以“六个一”行动为牵引,将全区8镇1街道划分成3个片区,分别成立“嘉农新型建材片区”“太平道地中药材片区”“峨山研学康养片区”联合党委,引领推动国土空间规划走深走实。
着眼使命定位 组织实施“一盘棋”
强化党建引领国土空间规划,立足市委赋予沙湾重点发展钒钛产业、研学旅游,打造工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为区域发展谋好篇、布好局。
强化党建领航。在3个片区中心镇分别成立功能型联合党委,由区委常委担任党委书记,由1名区政府副区长和中心镇党委书记担任副书记、片区内其他乡镇党委书记和部门负责人担任党委委员,构建“区委——片区联合党委——镇党委——村级党组织和产业党支部”四级组织体系,确保规划建设整体调度、压茬推进。
组建规划专班。坚持“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原则,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文体旅游等职能部门抽调专业匹配或相关履历经历的干部人才,组建工作专班3个,分别落实专职干部1名,由各片区联合党委统一领导分片推进。
深入摸底调查。坚持将片区划分与“工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有机结合,对山、水、林、田、库、地、宅等资产资源情况进行分片调查、专题研究、重点访谈,全面掌握沙湾资源禀赋,并征求行业专家、企事业单位、群众等意见建议41次,研究相关案例、剖析政策措施27次,确保调查结果精准可靠,符合县域总体规划。
着眼片区划分 做优规划“一张图”
充分发挥片区联合党委在片区规划编制中的协调揽总作用,推动片区规划形成“一张图”。
规划“嘉农新型建材片区”。将沙湾北部的嘉农镇、铜河街道、沙湾镇部分村,83平方公里区域,规划为“嘉农新型建材片区”,以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依托沫若旧居、戏剧文创园等,推动产业和城镇建设同步发展,实施环保技改等项目35个。
规划“太平道地中药材片区”。将大渡河东岸的太平镇、踏水镇、福禄镇,面积260平方公里区域,规划为“太平道地中药材片区”,做强做优全国最大的川佛手种植基地和柔毛淫羊藿采种育苗示范基地,融入乐山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发展10万亩道地中药材,实施佛手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38个。
规划“峨山研学康养片区”。将沙湾西部的轸溪镇、葫芦镇、牛石镇、沙湾镇部分村,面积267平方公里区域,规划为“峨山研学康养片区”,依托林区、库区、景区等,以研学旅游、康养休闲等为主导产业,推进康养项目21个,积极融入乐山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
着眼片区发展 做好保障“一张网”
强化片区规划制度运行、分片实施、要素支持,为推动片区规划高质量实施提供强力保障。
强化制度运行。建立“月通报、季度调研、半年现场会、年评估”的督察制度,由片区联合党委对各片区工作推进、问题解决、领导部署及会议议定事项等情况开展督查。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涉及片区的重要领导批示、重要政策会议、重大改革举措,以及专项任务完成情况等,由责任单位向片区联合党委动态报告。
强化分片施策。推进“红·领·带”行动,引领打造先进制造集聚区,助推“嘉农片”建设国家级新型建材产业基地。深入实施“强村联盟”等行动,扩大川佛手和柔毛淫羊藿比较优势,推动“太平片”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和道地中药材产业基地。按照“一县一品”思路,实施“沫若故里·红色研学”行动,为峨沙康养旅游注入红色动能,加快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和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
强化要素支撑。坚持区委统筹,组织部门牵头,实施“才汇沫水·团圆工程”,大力培养“农村家庭能人”,用活片区内5个产业博士站和专家站,智力支撑新型建材、道地中药材、特色产业等应用研发。联动区级部门争取预算、申报专项债、引入社会资本等,实施规划调整、土地“增减挂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6.78万亩,确保片区发展要素供给到位。(沙湾区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