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隆东:稳定经济增长还需破解难题持续用力

四川达州高新区落实政策稳定经济增长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中国改革报 时间:2022-08-06 16:04:06 编辑:李凤 点击: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准确把握落实政策稳定经济增长的重大意义

这是稳定市场主体、提振国民经济的必然选择。市场主体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潜力和底气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微观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稳市场主体的重要性,指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广大市场主体不仅能够正常生存,还能够实现更大发展。稳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涉及“降低水电网等成本”等减少经营成本的政策措施,以及“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等财政政策,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与个体商户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达州高新区为例,该园区注册在库市场主体达5700余家,近年来,通过实施减税降费、房屋租金“三免两减半”等政策,2022年一季度园区GDP增长10.9%,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25.46%,经济增长韧劲显著增强。

这是确保发展安全、夯实发展基础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特别指出,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受疫情以及地缘政治影响,今年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国务院一揽子政策措施针对保粮食能源安全提出了5项政策,包括及时发放第二批100亿元农资补贴,全面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稳定种粮农户收入,对于顺利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具有重要作用。

这是激活发展引擎、投资拉动增长的关键举措。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稳定增长,需要它们的持续发力。特别是在消费遭受疫情反复冲击和出口边际放缓之下,投资将发挥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以达州高新区为例,今年一季度该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市首位,而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社消零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国务院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的6项稳投资促消费政策,不仅包括水利、交通、地下管廊等基础建设项目,还有稳定扩大民间投资等,意在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有序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投资项目,充分发挥稳定增长的“压舱石”作用。

客观正视稳定经济增长亟待破解的难题

陈云同志曾经讲过,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近期,通过调研达州高新区项目建设情况,由点及面分析了当前稳定经济增长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下而上途径”下市场主体还有需求。资金短缺现象明显。资金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是疫情反复、经济持续低迷的双重压力下,中小企业库存积压、物流不畅,资金回笼困难,流动资金沉淀且垫付成本较高等问题较为突出普遍,部分中小企业陷入资金缺乏的困境。基础设施亟待加强。基础设施连接着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达州高新区为例,园区仅有工业污水处理厂1座,且处理能力饱和,剩余标准厂房不足5万平方米,难以满足园区的长远发展需求;同时,企业对于地下管廊设计打造、道路拓宽优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意愿也十分强烈。审批效率有待提高。项目建设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要实现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行政审批效率是关键。以达州高新区为例,该园区虽在“放管服”改革上持续发力,建立了“容缺审批”等机制,搭建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但仍旧存在“上热下冷”,审批事项复杂、环节多、时限长、效率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顺利推进。

“自上而下途径”下政策执行仍需深化。好政策的生命线在于好的结果、好的成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好落实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最关键的就是抓好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的落地落实。从达州高新区的情况来看,在经济下行趋势冲击下,部分企业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亟须党和政府雪中送炭拉一把,但企业对于政策享受标准不明不清,政策红利未能应享尽享,政策效力未能充分释放。究其原因还是政府主管部门对于政策措施理解不透彻、宣传不到位造成的,政策执行落实的“桥与路”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工具选择途径”下执行选择创新不足。政策工具是政策目标与政策结果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当政策制定之后,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能否选择恰当的政策工具。

以达州高新区为例,相关责任部门在落实稳经济增长政策时,对于政策工具的选择具有很强的经验依赖性,缺乏大胆创新的政策工具选择,常规性的走访宣讲成为最主要的落实举措,而企业能否享受政策红利基本依赖企业自身的主动性。

多措并举助推经济稳定增长

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一是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审批事项要“能并尽并”,流程优化要“能减尽减”,政务上线要“能上尽上”,着力构建深度关联、跨界融通、开放协同、运转高效的政务生态体系。二是构建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依托“双随机、一公开”全省统一监管平台,转变监管方式,完善信用体系,提升开放水平,建立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等,更好调动和保护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巩固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党委、政府要带头讲法治、讲规则、讲程序、讲诚信,执法司法部门要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四是营造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要持续实施企业(项目)领导干部挂包制、项目“秘书制”等举措,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解决好用工、用地、融资等具体问题,系统梳理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确保企业“全面顶格、应享尽享”。

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一是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集中精力攻坚航空、高铁、高速、农村公路等重点领域,密切关注国家及省政策导向和投资取向,主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要在项目谋划上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势,坚持适度超前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要加强与央企、国企合作,建立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切实满足项目资金需求,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二是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标准厂房是改善招商引资环境、打造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对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要大力推行“预约式“”订单式”标准厂房建设模式,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做数字楼宇、智慧工厂等多层标准厂房,实现资源和配套共享,运行成本共同分摊,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同时,要进一步提升标准厂房运营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企业入住后的员工出行等问题,确保企业招得来、留得下、能发展。

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成本竞争是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力度降低成本,才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一是降低生产要素成本。探索实行直供、制度性补贴等综合方式,始终确保水电气低成本优势,加强新技术应用和改造升级,不断规范行业管理,提升用水用电用气可靠性和透明度。二是降低税费成本。不折不扣落实稳经济增长政策措施和减税降费各项优惠政策,系统梳理落地落实执行情况,全面迅速兑现政府承诺。三是降低融资成本。健全完善财政贴息、担保等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开展“普惠金融”,开发多种经营贷款、信用贷等小微企业融资产品;深化“政银企”合作,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探索开展贷款线上服务,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支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更多企业上市融资、直接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