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菌种研究到成果落地,从食用小蘑菇到乡村振兴大产业,都离不开国家系列好政策的扶持。在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下,我的科研成果得以转化,让幸福的蘑菇‘小伞’开遍巴山大地,惠及千万群众。”全国人大代表、宣汉县食用菌研究所所长、“蘑菇博士”耿新翠对前来走访问需的国家税务总局达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盛说道。
达州市税务局主要负责人与全国人大代表耿新翠博士座谈交流。
点滴税惠赋能科研
雨水刚过,菌种培育大棚里,密集排列的袋装菌棒上冒出的蘑菇鲜嫩嫩的,汽化的露珠刚滴到上面就滑落了下来。耿新翠博士和同事们正细心查看着食用菌的长势,生长开伞时间、个头大小,菌伞厚度、质地、颜色等都一一记录。
这样的工作场景对耿新翠来说就是常态。2012年耿新翠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专业博士毕业,通过千名硕博进达州行动引进到宣汉县食用菌研究所工作。她主要从事食用菌菌种制备和品种选育工作,为宣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做好技术和资源保障。
“品种选育等科研工作不只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还需要大量的资金。2021年,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下,我在市县教科局先后申报的5个项目都享受到了税收减免,这为我将科研论文转化为实际成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耿新翠表示,“实实在在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支持也为我们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提供了更大的信心和底气。”
据了解,为进一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助力农业产业研究,近年来,税务部门专门组织税务管家团队上门服务,对农业研究所、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企业等“滴灌式”送上优惠政策,“保姆式”解决涉税难题。
近年来,在税收优惠等系列国家有力政策助力下,宣汉县食用菌研究所聚焦科研助农,先后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达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项。耿新翠团队已申报达州市科技成果4项,发表食用菌栽培技术论文4篇,选育的木耳“达耳1号”获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由四川向全国各地推广。
专项扶持成就产业
不只是对研究事业的帮助,耿新翠谈到:“税务部门还积极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帮助将研究成果注入乡村振兴中,为大巴山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为进一步支持产业发展,当地税务部门实地察实况、访民情、听报告、问需求,帮助村民科学谋划振兴方向和发展重点。与此同时,税务部门全面梳理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创业就业等多项政策指引,依托“税邮驿站”“税务网格员”等,建立农业骨干企业“一企一档”,提供个性化“办税套餐”,包括发票核定和申领、税收优惠政策辅导等,切实服务企业发展。
“食用菌种业的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让我们税负减小了,发展动力增加了,发展信心更足了。”宣汉县鑫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小丽感慨道,“可以说,税收专项扶持让我们种植企业驶入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据了解,在减税降费等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宣汉县鑫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宣汉县太明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菌类种植企业持续推进“数量变质量、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礼品”三大模式变革,助力农村合作社生产经营各项指标实现新突破、取得新发展、造福新农村,仅2021年宣汉县鑫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收入就达到88万元。
如今,宣汉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日趋成熟,已成为全省食用菌生产大县。在宣汉方斗3000亩现代食用菌产业示范区,菌类种植辐射带动全县栽培老君香菇、黄金木耳、羊肚菌等15个品种食用菌5000亩、5000万袋,年产量达6000吨(鲜品)、产值达4亿元以上,食用菌深加工产业年产值达1.2亿元,小蘑菇变身大产业。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的一幅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我切实感受到了税务部门在支持产业研究和乡村振兴中所做的努力。未来,有税务等各部门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加大食用菌产业研究创新,努力把宣汉食用菌做大做强,打造成惠及全国的乡村振兴名品牌。”耿新翠表示,“作为来自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我将始终把乡亲们的期盼放在心上,履行好代表职责,也期待税务部门进一步完善产业税收扶持体系和绿色税收体系,聚焦特色农业发展,将税收服务触角向农业、农村、农民持续延伸,全面推动科研成果和农业发展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闫大春 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