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我国空间站建造的关键之战。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航天人,历经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终于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30年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这三十年的建设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具体实践,在展现综合国力、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发展载人航天工程,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目的是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是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以及发射空间实验室,目的是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战略的第三步是建造空间站,目的是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在航天科技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正在迈向创新型国家的路上。
建设发展载人航天工程,是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具体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一个伟大而浪漫的飞天梦。女娲补天、嫦娥奔月、鲁班削竹制鸟名“木鹊”等传说故事,都寄托了古人对飞天的向往。明代的万户更是亲自进行了升空实验,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他的惊人胆略和创举为后人打开了思路,他的名字被永远刻在了他梦想到达的地方。新中国建成之初,在一穷二白,困难重重的境地中,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了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突破和从弱到强的跨越。直到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了第一个踏入太空的中国人,成为第一次出现在浩瀚星海中的中国的航天英雄。此后,在载人航天的这条路上,陆续实现了多人载人航天及出仓活动等任务。今年,中国空间站将完成“T字构型”建造任务,让中国人的飞天梦更加高远。
建设发展载人航天工程,在展现综合国力、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天宫”空间站正在建设中,还将有核心舱“天和”、实验舱“问天”和“梦天”以及货运舱“天舟”组成的中国载人空间站,预计在2025年有望成为全世界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这正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同时也能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因为,空间科学研究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例如,在空间生物学研究应用方面,可以为培育优良物种、探索疾病机理、研发生物药物、改进人类健康而服务;在微重力流体与燃烧研究应用方面,可以促进新型清洁能源开发、改善地球环境;在空间材料研究应用方面,可以开展空间材料加工、先进材料制备等研究,探索和揭示材料物理和化学过程规律,可以改进地面材料加工与生产工艺,研发与生产先进材料,推动工业技术进步。中国要把空间站建成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太空实验基地。有望产出一大批重大科学成果,突破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获得无法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大力发展航天事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带动各相关工业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还能提高综合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对全世界来说也是意义非凡,人类能够对外太空开展更多探索,拓宽对地球和宇宙的认知,和平利用外太空造福人类,最终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小学 刘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