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自贡市贡井区农技站站长邓学东带着农艺师王娟和李孝熙,开车来到龙潭镇道澄村的高粱套作大豆规范化栽培示范基地,一到基地,他们就分头行动,扎进地里,开始安排布置试验,收集相关数据等。
“现在是2行高粱套作3行大豆,高粱亩栽6000—6500株,大豆亩栽8000—9000株。”邓学东希望通过高粱套作大豆不同栽植规格对高粱和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对比试验,找到高粱套作大豆的最佳组合,让套作综合效益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而就在前不久,贡井区被列为全国41个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之一。作为国家级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贡井区是如何积极推广玉米、高粱套作大豆高产栽培模式,扩大大豆播种面积,提高大豆产量的?
高粱套种大豆将达3万余亩
今年,自贡市贡井区玉米(高粱)计划播栽面积11.2万亩,套作大豆计划9.6万亩,其中,高粱播栽4万余亩,预计套作3万余亩大豆。
为何贡井区积极推广高粱套作大豆模式?“基础牢,效益好,技术简单,积极性高。”邓学东坦言,“贡井区有玉米套作大豆的传统,自2018年起,贡井区结合大力发展高粱产业,开始积极探索高粱套作大豆栽培模式,高粱平均亩产300公斤,大豆亩产120公斤左右,在保证高粱基本不减产的前提下,增收一季大豆。”
据了解,在贡井区,时下正是移栽高粱苗的关键时节,7月中下旬收获高粱,而夏大豆是在6月中下旬播种,也就是说,高粱和大豆的共生期仅一个月左右。毕业于西南大学植保专业的研究生王娟表示,高粱收获时,大豆苗较矮,高粱对大豆的生长影响有限。
不仅改进种植模式,在高粱套作大豆的示范推广过程中,贡井区也重点把好品种筛选关、培育壮苗关、规范移栽关、科学施肥关和病虫综防关。
贡井区统一推介使用自贡市农科院选育的贡秋豆5号、贡选1号、贡夏豆12号等主茎发达、抗倒伏、耐阴性强的高蛋白大豆品种;改原来的春播大豆为夏播大豆,在6月中、下旬,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墒情,在降雨前后抢墒播种,“施肥总原则是控氮、补磷、增钾,重点对根腐病、蚜虫、红蜘蛛、斜蚊夜蛾、豆荚螟等病虫害进行监测和绿色防控。”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的研究生李孝熙对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十分清楚。
传经送宝 带动群众种植积极性
3月20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到贡井区与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举行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建设工作研讨会,对贡井区大豆科技自强行动提出建议意见,并对基层农技人员进行了现场培训。
“贡井区要加强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加快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和示范运用,摸索提炼高粱套作大豆等新模式关键技术要领,抓好核心示范片,以点带面,推动川南大豆产业迈上新台阶。”雍太文表示。
像这样的技术指导培训,雍太文已在贡井区进行过多次。
“我们与四川农业大学建立紧密的校地合作关系,经常邀请学校教授杨文钰、雍太文到贡井指导工作,传经送宝。”贡井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还以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依托,联合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根据贡井区的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和农村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集成套作大豆栽培技术,并印制成明白纸,发放给农户,指导套作大豆生产。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套作大豆的认识,贡井区的农技人员、专家能手还分别到各村、组,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将套作大豆的关键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民,提高群众种植技术水平和种植积极性。“以前不懂技术,确实不想种,现在技术送到家门口,见到实效,亩增产值近千元,肯定愿意种。”道澄村村民邱崇能这两年通过高粱套作大豆,尝到了“甜头”。(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