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宾市叙州区认真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强化校外学科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据了解,叙州区正常营业的校外培训机构共计160所,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资金余额为1065万余元;所有培训机构完成全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与服务平台的信息填报;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资质审核完成率为99.38%,监管账户开通完成率为100%,支付渠道开通完成率为99.38%,平台课程上架完成率为99.38%,课程售卖完成率为99.38%,其余未完成的机构正在稳步推进,一定程度上防范校外培训机构“卷款跑路”“退费难”等问题,维护学生家长的合法权益。
搭建“双平台”,穿好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防护服”。叙州区搭建资金支付和监管平台,动态监管资金安全支付和账户余额,完善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融合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端、银行保险行业监管端和机构端、家长端,实现数据对接和共享。截至目前,全区188家培训机构已经完成了全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与服务平台的信息填报。
制定“详规则”,磨好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压舱石”。出台《宜宾市叙州区校外培训机构全额资金监管规则(试行)》,实现对大额异动资金和余额资金的报警和监管,最大限度防止举办方抽逃、挪用办学经费。该《规则》制定了“12622”的监管模式(1个主体即银行作为办学经费监管主体;2个原则即课差异化监管原则、黑白名单原则;2个账户即资金监管账户、基本账户或一般账户;6个规则即课消规则、退费规则、支出规则、最低余额规则、全额规则、收费规则;2个责任即机构主体责任、银行监管责任)。通过“12622”监管模式,守好校外培训机构的“钱袋子”。截至目前,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收费、退费、使用资金21次。
增添“新举措”,铸好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新利器”。叙州区在原有监管措施不减的情况下,新添7个具体举措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蓄力。一是完善信息管理平台,融合四端,实现数据对接和共享;二是完善资金支付和监管平台,实现动态监管和信息及时反馈;三是完善三方协议,签好监管协议、资金代管协议;四是完善培训合同,严禁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学员合法权益;五是强化工作宣传,采取黑白名单等方式向全区校外培训机构、学生及家长进行宣传,增加社会知晓度、支持度;六是加强过程指导,落实全额资金监管规则,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修订监管工作规则;七是强力推进执法监管,部门联动,强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全额资金监管工作。截至目前,共签订全额资金监管协议160家。
“双规双减”政策的落实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治理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校外培训机构的风险防范,从思想认识、机制完善、监管到位、整治有力等方面来看,必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建立和完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叙州区教育和体育局通过对“双减”政策的积极宣传,积极主动地化解,确保了“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叙州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区纪委监委驻教育和体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肖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