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彝族乡办学条件改善教学水平提升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12-08 09:04:20 编辑:苏仁胜 点击:
川滇结合部的宜宾市屏山县,有两个彝族乡,即屏边彝族乡与清平彝族乡,这两个乡因地处边远贫困山区,过去教育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入学率低、流失率高。宜宾市委、市政府针对彝族乡教育落后的实情,从2003年起,每年市财政划拨200万教育专项资金持续支持这两个彝族乡改善办学条件,促使彝族乡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清平彝族乡领导与学校领导交谈
教学环境大改观 学生人数成倍增长
近日,笔者随屏山县屏边彝族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刘盛彬,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张晓芳走进屏边乡民族中心校。
一进学校大门,就看见五层高的新教学大楼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显眼,操场上100多名彝汉中小学生正在进行篮球、排球、跳绳、跑步等各类体育锻炼,整个校园朝气蓬勃。
该校校长朱思建告诉笔者,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目前全乡基点校学生已集中到乡中心校上学,全校现有中小学生1409人,其中彝族学生1119人,占比79.4%,住校学生551人,占比39.1%。
屏边乡民族中心学校校长朱思建在检查学生寝室
据了解,屏边乡民族学校地处雷(波)马(边)屏(山)三县交界地带,该校还吸引了周边雷波县的西宁、沙沱与马边的民主等乡镇300多名学生来中心校寄宿就读,加之当地彝族生育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学校生源稳中有增长,现有教育教学资源供不应求。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彝族乡的教育事业,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从2015年至2019年期间,各级财政先后投入资金2082万元,新建小学教学楼、学生寝室和教师周转房等13347平方米,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改观,优化了办学环境。”朱思建说。
笔者随朱思建走入体育运动场,这个5000多平方米、环形跑道200米,用新型材料建成的体育运动场,在边远山区学校较为罕见,与这个学校20年前的照片相比较,真是天壤之别。
屏边乡民族中心学校学生在体育锻炼
“寄学制”营养餐 学生免费吃
据了解,2019年,屏边乡民族中心学校新建了学生宿舍楼,满足了551名中小学生的住校需求,除场镇学生走读外,其他地方的学生都到学校“寄宿就读”,即“寄宿制”。
在该校女生宿舍,笔者看到室内窗明几净,床上用品和洗漱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在室内整理生活用品的几名初中三年级彝族学生见到笔者一行,立刻很有礼貌地用普通话打招呼:“老师好!”
朱思建说,现在的彝族学生已经养成了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爱护清洁的良好习惯,其汉语表达水平与汉族学生没有区别,彝汉学生完全可以用普通话正常交流。
据了解,寄宿的所有学生都享受免费午餐,所有寄宿的学生早餐和晚餐都有补助,每个学生一学期补助1000元,由财政资金补贴,解决了寄宿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安心学习,成绩逐年提升。
屏边乡民族中心学校学生食堂
笔者在清平彝族乡星星基点校看见,学生正在教室里做眼保健操。校长彭中说,目前星星基点校有学生204人,其中彝族学生143人,占比70.09%;住校学生147人,占比72%。该校彝族学生寄宿就读比例高,学生住校享受免费午餐与早晚餐生活补助,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确保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学生家长十分满意。
党委政府重视 教育优先发展
屏边彝族乡党委书记敖东说,乡党委、政府把教育发展放在优先位置,总体思路是全乡教育布局“一所中心校,三所幼儿园”实现教育全覆盖,把全乡基点校学生集中到中心校就读,以享受优质教育。目前已有一所乡中心幼儿园,改造后的街基村幼儿园已投入使用,新建的麻柳村幼儿园明年秋将投入使用。
该乡把优先发展教育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困难优先解决、教育环境优先构建。党委、政府始终把“普九”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层层落实责任制、层层抓落实,目前全乡在校学生巩固率达到100%。同时认真为学校教师排忧解难,投资修建教师职工周转房,为70名教师解决了住房问题,稳定了教师队伍。
清平乡民族中心学校学生在体育锻炼
清平彝族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彝族乡教育事业,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整合全乡教育资源,针对乡情合理布局“一所中心校、一所基点校、两所村小”。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培训、解决教师困难工作做起,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清平乡民族中心校副校长刘华告诉笔者,乡党委书记杨勇尊师重教率先垂范,去年他到乡上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学校了解情况,看望慰问教师,关心帮助教师解决困难,检查指导学校消防、食品等安全工作,他的工作成绩得到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今年9月,屏山县委、县政府授予杨勇“尊师重教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彝族教育观改变 一家八个大学生  
笔者在走访中得知,2000年,清平彝族乡民族村300多名村民中只有一名初中毕业生,名叫马黑拉里,后来他被组织送往西昌学校接受彝文学习,成为全村第一个能读懂彝文的人,马黑拉里现任民族村副主任。

黑勒罗批家6个子女全是大学生
在清平彝族乡民族村彝族大户黑勒罗批家,笔者了解到,黑勒罗批的妻子吉胡拿足是原马湖村小学教师,由于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她对孩子们的严格要求与悉心培养,他们家的六个子女不负众望,全部都考上了大学。同时,黑勒罗批还供养弟弟家的两个孩子直至大学毕业,这8名大学生中有4名中共党员,6名已参加工作,黑勒罗批是彝乡重视教育的楷模。
黑勒罗批家排行第四的女儿名叫黑勒仁信,今年6月她从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参加了工作。据了解,她是本世纪以来宜宾市第一个全日制彝族硕士研究生。
行走在彝族乡,所见最靓丽的楼房是学校教学楼,所闻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所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全覆盖,彝族大学生越来越多,彝族乡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严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