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开始执业,赵勇在律师界还是一名新兵。但他对律师这份职业的理解异于常人:“律师是神圣的职业,而不是门生意”。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他对每个案件都付出了百倍的努力,在短短7年的
少年“蒙冤”
身边的朋友都知道,在30多岁以前,当兵退伍后的赵勇在乡镇府工作,后来,才调至基层法庭工作。通过司法考试后,他就辞职从事律师工作。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赵勇更是如此。成为一名律师,而且要当刑辩律师,
还是
上初一,遇到班里调皮的孩子,经常从楼上向下吐口水。遇巧的是有一天,看到同学吐口水后,他出于好奇,伸出头张望,结果被教导主任看到,误以为他是罪魁祸首。
初二时,少不更事的几位同学相约去校园附近“偷”鸭子打牙祭,不曾想,有偷走老师的大白鹅。事情的结局是班主任根据别人反映的衣服颜色,认定是他的“杰作”。
初三
初中时期发生的三件事情,让赵勇深感蒙冤后的无助,也意识到“看到的未必是真相”,“以后当律师”这个念想开始萌芽。
参加工作后,他看了一部叫《辩护人》的电影,被剧情里为追求公平正义的律师与各方权力周旋的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再加上在法院的工作期间,深刻认识到“法院给不了绝对的公平正义,只能是相对的”,从而意识到律师这个职业,能够为当事人伸张正义,争取公平。这部电影,让他下定决心“走上法庭维护公平正义。”
“闭关修炼”
依赵勇的个性,他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萌生当
考律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门槛是大学本科学历,而仅有高中文凭的他付出要比常人更多。在基层工作期间,他重拾书本,通过自学,陆续完成法律专科、本科教育自学考试。5年的努力,拿到了进入司法考试大门的通行证。
如果说,学生时代所经历的三件事件,直接影响赵勇后对
进入了部队后,野营拉练需要徒步行军,在广西边境灼热的丛林之中,生存环境恶劣,行军途中异常艰苦,能否坚持到达目的地,比拼的并不是体力。正是靠着自律和意志,让他在司考的路上不懈努力、勇毅前行。
司法考试和高考、公务员考试被称作最严国考,没有真才实学根本行不通。为了顺利通过律师资格考试,他买来相关法律书籍,白天上班,晚上自学,做了充分的准备。
2011年,司考前夕,为进一步巩固平时所学知识,他“闭关修炼”整整三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一次性通过法律资格考试,成为当年报考人员中通过考试的7%中的一员。
2013年,赵勇从单位辞职,开始了自己的律师执业生涯。在基层法庭工作多年,对法律有着自己深刻认识的赵勇认为:“律师,有技无德,万分可怕。尤其是刑事辩护,更是关乎生命与自由。需要经过多年沉淀,在技术上才会有所提高。”
“当好一名刑辩律师”是赵勇拿到律师执业证时对自己的承诺。
诠释“辞鉴”
既然要办所,名称很重要,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内涵。通过翻阅大量典籍,他从律师的职业和意义角度出发,选取“辞”和“鉴”两字组合。“辞”在古文中即诉讼的意思,“鉴”就是明辨是非之意。“辞鉴”凸显了他所秉持的“善辞明鉴”治所理念。
2015年5月,四川辞鉴律师事务所正式成立。但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合伙人之间在治所理念等方面存在分歧,导致律所发展一度裹足不前。
改变始于2018年,经验丰富的邓朝耘、郭旗聪律师先后加入后,四川辞鉴律师事务所开始新一轮重组,统一了经营、管理模式,还率先在全国律师行业提出“党支部领导下的合伙人会议制度”,以章程的形式明确党支部在律所发展过程中的绝对领导性作用。创新构建“党支部—合伙人会议—管委会—各中心和办案小组”的律所运行新机制,并推选赵勇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明确了:党建引领、文化立所、专业求精、立足泸州、辐射西南、走向全国的发展思路。
重组4年,辞鉴律所取得了长足进步,按照“专业求精、立足泸州、辐射西南”的发展思路,律所业务大幅提升,还先后担任中共泸州市委、泸州市人民政府、市教育和体育局、驻泸部队、市生态环保局等100余家政府机关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
随着辞鉴律所逐渐在行业内声名鹊起,赵勇的发展思路也不再仅限于泸州。“辐射西南、走向全国”依旧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目前,已在成都、昆明、宜宾等城市设立分所,下一步将布局重庆、广东。
“刀尖舞者”
刑辩界常将律师能办理到无罪案件,视为刑辩律师头顶的皇冠。执业第三年,在办理一起破坏选举案中,赵勇经过认真分析,多方求证,始终坚持无罪辩护观点,最后被法院所采纳,终审无罪。从此,在刑辩领域,初露锋芒后的他一发不可收拾,又先后承办了孙*果系列案中云南省高院专职审判委员梁*安一案、四川泸州王*彬涉黑案、安徽车*申诉再审案、贵州陈华*诽谤案等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案件。
特别是在办理贵州陈华*诽谤案中,他与
针对自己所专注的刑辩领域,赵勇有着与常人不一样的思维。
“刑事辩护是一种情怀,因为关乎生命与自由。”他说,如果当律师的目标是尽快赚钱,那么这个领域或许不太合适,因为多数刑事案件的当事人,没有多大的支付能力。但从另一个维度来看,让有罪之人罪当其罚,无罪之人定当无罪,这就是作为刑辩律师最大的成就。
在办理一些重大刑事案件中,作为辩护律师,会承受多方面的压力,有形的或无形的,对于这一点,赵勇坦言,压力就是动力之源,只要你内心有对正义的坚守,任何压力都能承受。
社会担当
律师也是社会的良心。随着律所发展逐渐向好,这些年来,赵勇和他的律所开始着眼于社会公益事业:走进灾区、慰问老人、送法下乡……他们的身影走遍了三区四县,到处播撒着爱心的种子。
2022年 5月7日,四川辞鉴律师事务所为纳溪天仙镇牟观村捐赠了一批路灯,解决村民夜间出行不便的问题。同时,还为村委会提供资金,用于帮扶贫困党员或学生;2021年12月10,辞鉴律所开展暖冬公益行动,为泸县方洞镇陈田村、叙永县水尾镇番山村,分别捐款、捐物5万余元;2021年9月16日,泸县发生6.0级地震,律所成立社会公益法律服务志愿队,为灾区人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并以党支部名义向灾区捐款10000元。同时号召全所律师伸出援助之手,为地震受灾捐款22000余元;2020年1月28日,面对重大疫情,律所向泸州市红十字会捐款3万余元……
“带好新人,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律师,也是辞鉴律所的社会责任。”在人才培养上,赵勇可谓煞费苦心。
“律师这份职业也是个‘技术活’,要多学、多看,认真钻研,才会熟能生巧。律所根据‘新人’专业特长分派案源,在解决初期收入问题基础上,采取‘传帮带’模式,让他们跟着老师学。业务能力强、勤学上进的青年律师,还会被吸收进合伙人队伍。”赵勇说,这种培养机制,既锻炼了律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作为全国优秀律师,“敢创新、勇担当、有爱心”是赵勇的优秀特质。从事律师工作近十年,承办了大量的刑事辩护案件,无论在法庭上还是在谈判席上,他都以严谨过硬的法学理论功底和良好的综合知识与素养,展现出一名新时代律师为公平和正义而奉献的胆识和担当。对于未来,他的理想仍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