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省发改委和省能源局同年联合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光伏、风电资源开发若干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风电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以上。截至到2020年,四川风电并网装机仅有426万千瓦,这意味着在“十四五”期间,四川将至少新建574万千瓦风电装机。
至此,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密集核准一批风电项目开工,川南地区大型风电场项目仅有泸州上榜。作为风电项目建设主战地,古蔺不遗余力地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一改手捧煤炭、酒业“金饭碗”的往日面貌,“三色经济”齐头并进,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建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绿色经济发展目标。 古蔺德耀风力发电场一期项目已于2019年12月底投入运营,年发电量9447万度。今天,中广核泸州古蔺箭竹坪风力发电场二期项目的建成,标志着古蔺风力发电项目顺利完成了国家“十二五”时期计划目标。两个项目总装机100兆瓦,动态投资约9亿元,投产后年发电量2.4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约8.68万吨、淡水71.4万立方米,并减少废气和废水排放。
中广核泸州古蔺发电场项目片区负责人胡龙就全县百姓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请问15台风机吊装完毕,标志着项目进展到哪一步了呢?
答:标志着项目就已经转入运营阶段,目前德耀和箭竹两期工程都已顺利完工,古蔺现在就有35台风力发电机发挥作用。
问:项目推进过程顺利吗?用一个词形容您作为外地人在古蔺工作的经历?
答:简直是“丝滑”体验,可以用开心来形容,超越了“舒心”和“放心”。在这里的
问:风力发电为全县带来了哪些社会和经济效益呢?
答:从社会效益来说,清洁能源的增加,给古蔺人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美。古蔺是泸州风能资源最佳开发区域之一,古蔺近年特别重视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大有可为。风电可再生能源比传统煤电发展有显著优势,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既能助力绿色经济和乡村振兴,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从经济上来说,从建设期到运行期,我们都需要人员进行建设和运营,我们根据工种情况聘用了本地人,带动了当地就近就业和务工。两期风电机年产电总量两亿度,营收超一亿元,也是当地非常可靠且稳定的税收收入来源。
问:我们下一步规划是什么呢?
答:根据规划,古蔺提出“双百”目标,将建设超过200台以上风电机,实现发电100万千瓦,年发电总量可以达到50亿度以上。古蔺年用电量约12亿度,届时不仅可以覆盖全县,还可以支持泸州其他地区用电。下一步,将着力建设古蔺火草坪风电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古蔺县龙山、皇华、东新、大村等4个乡镇境内山脊及高山台地上,项目总投资超3.3亿元。古蔺火草坪风电场建成后,将以11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四川主网,由电网企业实行保障性并网,参与四川省落实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和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有关安排。(古蔺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