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编制有怎样的背景和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泸州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期,更是泸州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战略机遇期。
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推进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未来五年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规划》编制的起草过程是怎样的?
“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设立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按照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从2010年7月正式启动《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整个规划编制工作历时1年半时间,经历了研究重大课题、确定基本思路、拟定规划框架、形成规划文本四个大的阶段,反复修改、数易其稿而成。
《规划》编制依据充分、过程严谨,既认真贯彻了中央和省市的有关精神,又与国家和省、市各项规划有效衔接,在编制过程中始终按照开门编规划的要求,充分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和基层经验吸纳到《规划》中,突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力求高质高效推进泸州“十四五”时期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规划》的主要考虑有哪些?整体架构是怎样的?
《规划》以到2035年泸州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为统揽,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综合考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统筹短期与长远,兼顾需要和可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谋划布局未来5年泸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重大保障,同时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泸州作出积极贡献。这种考虑,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人社事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阐明了人社部门如何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路径选择,是新时代人社事业发展规律的集中反映,是未来五年统筹推进人社工作的基本遵循。
《规划》按照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思路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未来五年工作任务,紧扣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强力推动“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高品质生活“八大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泸州,主要阐明了“十四五”时期推进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规划》提出了大力实施富民增收工程、大力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大力实施人力资源服务提升工程、大力实施“酒城人才聚集行动”、大力实施“温暖人社”行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建设“中国西部工匠城”等创新工作。
《规划》共有10章42节,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规划背景,即第一章,在总结“十三五”发展基础、分析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基础上,明确“十四五”时期泸州市人社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第二板块为重大任务举措,包括第二至第九章,阐述了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推进农民工工作战略性工程、推进区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协调发展、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共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第三板块为强化规划实施保障,即第十章,包括加强法治建设、强化财力保障、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推进实施等内容。
“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及主要指标是什么?
四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大力实施“酒城人才聚集行动”,加快建设新时代区域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中心,广泛聚集各类人才。推动技能泸州行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整体提升。力争5年内引进培养各类人才20万人,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9万人,为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筑牢人才支撑、注入强劲动能。
五是和谐劳动关系机制更加健全。大力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行动,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稳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和矛盾解决机制。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推动劳动保障检查执法体制改革。巩固根治欠薪成果。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集体合同签订率、劳动仲裁结案率、劳动保障监察结案率保持在高水平,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持续取得显著成效。
六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质效明显提升。大力实施“温暖人社”行动,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人社公共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制度完善、队伍稳定、服务能力强、标准化水平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社会保障卡应用广泛普及,人社信息系统建设更加智能、便民,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显著增强。
在《规划》目标指标的设置上,坚持了三个原则:一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把促进长远发展和破解短期难题、补齐短板弱项统一起来,统筹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二是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相结合,在坚持“十三五”时期行之有效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综合测定指标数据,确保符合人社事业发展实际。三是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对人社领域资源配置的导向机制,大力借助市场的力量推动预期性指标落实,同时明确约束性指标的责任主体和实施进度,推动如期完成。
《规划》的重点任务举措有哪些?
《规划》在对标对表省人社厅重点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双城经济圈建设、人社事业发展重点,对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作出安排,并设置了14个专栏细化落实任务。
一是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本章以健全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为总揽,提出“坚持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大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预防和有效调控失业风险”6项任务,突出强化了大力发展新就业形态、公平就业环境营造、分级分类公共就业服务、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创业服务品牌打造、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等内容。
二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本章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社保专题学习上提出的“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总揽,提出“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保制度体系、健全社会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4项任务,突出强化了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及康复机构建设、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社保公共服务效能提升以及经办风险防控等内容。
三是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本章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5+5+2”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实施人力资源服务提升工程,确定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强主体、建园区、创品牌、优业态、聚人才”15字方针,提出“推动产业聚集、强化产业协同、提升发展能级、营造良好环境”4项任务,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建成一批人力资源产业园、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服务品牌,构建形成“立足泸州、服务川南、辐射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人力资源服务高地,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总营收达到40亿元,推动人力资源服务由行业发展向产业发展延伸。
四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本章围绕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酒城人才聚集行动”,5年内引进培养20万各类人才、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建设“中国西部工匠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等目标,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为引领,提出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技能泸州行动、创新集聚人才和服务发展体制机制、深化事业单位人事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强化人事考试管理、突出正向激励建立人才荣誉制度”7项任务,突出强化了人事考试管理、正向激励建立人才荣誉制度等内容。
五是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本章以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合作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总揽,提出了“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4项任务,突出强化了建立健全企业职工自主自治自为的协商协调机制、深化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劳动争议仲裁预警机制建设、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等内容。
六是扎实推进农民工工作战略性工程。本章围绕贯彻落实省委把农民工作为战略性资源、把农民工工作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的具体体现,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加强农民工人才培养、加强农民工服务平台建设、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优化农民工公共服务、巩固人社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6项任务,通过多部门联合发力,打造“川筑劳务”“荔乡妹子”“酒城桂花姐”等一批泸州特色劳务品牌,为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七是推进区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协调发展。本章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分别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之间、省际之间2个维度提出了“深化川南渝西融合发展、深化跨省区域人社合作”2项任务,是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发展战略在人社领域的具体体现。
八是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本章主要对标成都、重庆等一线城市服务标准,提出了“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经办队伍公共服务水平”3项任务,突出强化信息化建设对公共服务提档升级的重大牵引,更加符合泸州市人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实际水准。
14个落实重点任务的专栏主要涉及重大政策、重大行动计划、重大工程项目,具体包括:10个行动计划和工程专栏,分别为职业培训专项行动、全民参保计划项目、人力资源服务提升工程、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行动、“两网化”治理建设计划、农民工就业创业行动、农民工“头雁”培育行动、农民工市民化行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就业增收计划、社会保险经办专项行动;2个制度建设专栏,分别为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人事考试能力建设;2个重大平台项目专栏,分别为促进就业项目、“数字人社”建设工程。这些是落实《规划》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
《规划》的实施保障举措有哪些?
人社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实施人社规划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
一是细化规划实施责任分工。要求各区(县)依据《规划》,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本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形成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体系。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统筹5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时序安排,明确目标任务分工和责任主体,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二是健全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健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健全公共财政投入与人社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增长机制,强化财力支撑,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将宣传工作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创新发展紧密结合,同策划、同安排、同落实。
三是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做好统计监测和评估分析,发挥统计监督作用和规划实施的预警预判作用,确保实现“十四五”期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各项目标。(马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