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妇联:“双向培养”结硕果,妇女干部“红又专”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4-21 11:39:55 编辑:陈廷波 点击:
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核心和关键在于农村人才培养,其中农村妇女干部队伍建设尤为重要。为了让妇联干部不断提质增能,更好地推进基层妇联工作升级,宝兴县妇联以妇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和复杂化诉求为导向,转变传统妇女工作模式,将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嵌入妇联工作,实现服务共赢。
宝兴县妇联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上结合宝兴县妇联工作实际,努力探索“把社工人才培养成妇联干部,把妇联干部培养成社工人才”的“双向培养”模式,也就是把基层妇联主席培养成基层社会工作者,把基层社会工作者培养成基层妇联主席。结合乡镇、村级妇联组织换届工作,遴选一大批年轻有活力,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女性进入基层妇联领导班子,并通过专业培训普及社会工作知识,强化社工服务理念,形成社工专业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宝兴基层妇联组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工作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治理方式转变,助力乡村振兴更好更快推进。
注重从社工人才中选苗子、搭班子
陈玲,学前教育大专毕业,宝兴县妇联第八届执行委员会委员,2018年取得国家助理社工师职业资格证书,从事专业社会服务工作近五年,她所就职的宝兴县心理志愿者协会拥有会员66名,其中女性会员53名,女性会员平均年龄32岁,宝兴县妇联在指导两新组织建立妇联组织的过程中将她列为重点培养对象。2021年,陈玲当选宝兴县心理志愿者协会妇联主席,同年当选中共宝兴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中共雅安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在雅安市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宝兴县心理志愿者协会党支部被评为“雅安市先进基层党支部”。
与陈玲相似,宝兴县本地社工岳冬梅当选灵关镇大沟村妇联主席、马伟芬当选陇东镇永兴村妇联主席、舒锐当选灵关镇灵关社区妇联主席。她们从事社工的阅历给基层妇联组织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工作方法,提高了村(社区)妇联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地位和作用,妇联组织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
组织骨干妇女干部参加社工培训,强核心、带队伍
为了让社工尽快熟悉妇联工作,走进广大妇女儿童家庭,找到广大妇女儿童家庭需求,发挥好政府与妇女儿童家庭之间的纽带作用,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完善各项社会工作服务。宝兴县妇联主动参与县民政局举办的社工岗前培训班,为基层妇联干部与社工架起团结合作的桥梁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妇联干部队伍的社工意识和社会工作专业能力,为“五社联动”(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慈善力量)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在宝兴落地落实奠定了基础。截止目前,宝兴县已有24名基层妇联干部报名参加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3人取得助理社工师资格证书。
搭建工作平台,在社会服务实践中淬炼妇联干部队伍
宝兴县妇联找准妇联组织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依托妇女儿童之家建设为载体,着眼本辖区妇女群众的所急所需,通过构建特色化、地域化的“妇工+社工”项目服务模式,培育了一批实际成效明显、妇女群众满意的特色工作品牌,内容涵盖人居环境整治、扶贫帮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家庭教育等,将工作触角延伸到了村(社区)、村民小组,其中,关爱困境家庭巾帼志愿活动得到了服务对象的一致肯定。2018年以来,宝兴县妇联为妇联干部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搭建工作平台,在全县范围内先后建成40个村级妇女儿童之家,投入80万元购买社会服务,选派36名村妇联干部担任驻点社工并兼任村儿童权利主任,邀请专业社会组织开展社工知识培训和工作督导,在村(社区)普及儿童权利意识,创建儿童友好型社区,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全县221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建立关爱帮扶台账,有力地促进了宝兴县儿童保护事业的发展。
宝兴县妇联通过“把社工人才培养成妇联干部,把妇联干部培养成社工人才”的“双向培养”工作新模式,有效推动基层妇联与社工的有效链接,带动村(社区)妇女群众增强民主自治能力,自主策划活动,互助互帮解决实际问题,解决了妇联人手少、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优质、高效完成市妇联和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大大提高了妇联服务社会的功能性、实效性,有效打通服务妇女儿童的“最后一米”。(宝兴县妇联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