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幽幽,漏下阳光两点;屋舍俨然,再现徐上人家……这个五一小长假,在邛崃川西竹海新开放的竹博馆里,山环水绕的竹海自然景观与栩栩如生的智能电子光影巧妙结合,通过竹工艺、竹文化、竹生活三条线索,展现了当地十万亩竹海的无边胜景和千年与竹共生的文化面貌,引来游客驻足观看。
非遗竹编 尽显竹工艺之美
邛崃市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竹林茂密,竹产业发达,竹制品在古代就远销海外,《史记·大宛传》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
邛崃竹盛,又以平乐古镇为最。平乐镇域内共有林地4.7万亩,主要以竹林为主,年产量1.5-2吨/亩。平乐古镇竹资源加工利用广泛,这里在宋代就是著名的竹纸乡,现存74处宋代造纸遗址。
平乐古镇还有自己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瓷胎竹编。瓷胎竹编将竹的柔韧光滑与景德镇瓷器的轻薄无暇结合在一起,竹丝经纬比例匀称地编织在白瓷外表,既雅致美观,又能保护瓷器,实用性极强。
在竹博馆的竹工艺区域,竹纸的制作技艺、瓷胎竹编的历史与发展、竹家具、竹建筑和巴蜀竹艺产品的展示等一系列竹工艺作品的发展历史令游客啧啧称奇,不少游客表示,在这里不仅能学习竹艺家具、竹构建筑、竹艺装饰、文房竹器、竹艺百科等知识,还能亲自上手体验竹工艺,进行竹艺研习,自己对中国千年的竹工艺有了更深的认识。
竹麻号子 展现邛崃独特竹文化
或许是因为竹与日常生活的密不可分,竹在中国古代的精神层面也有重要地位。古人将“梅兰菊竹”称为“四君子”,将“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其中竹不仅筛风弄月、潇洒闲雅,还被总结出“凌空有节”“挺拔虚心”“经霜不凋”的品质。
平乐古镇千年与竹相伴,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竹文化。其一是“山、水、竹、人”和谐生活的川西林盘文化,其二则是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竹麻号子。其中,竹麻号子具有浓郁的川西地方特色,节奏鲜明,唱腔丰富多样,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沿着竹文化这条线索,竹博馆不仅展示了三星堆和南丝绸之路中的邛竹历史文化,还展现了邛崃与竹共生,形成“山、谷、竹、溪、田”一体的自然生态,和天府文化、南丝路文化、邛酒文化、文君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传承。
“苏轼曾经写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而邛崃人一直以来都过着这种与竹共生的‘闲雅’生活,这种生活美学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发扬。”来自邛崃县城的游客王先生表示。
近年来,围绕竹海生态开发,川西竹海的运营方成都旅投邛州公司连续推出了竹海研学、竹林戏水、飞拉达攀登、竹海爱情专线、全球首座双层高空全景走廊等项目。此次开放的竹博馆是徐上川西精品林盘的主体项目,集竹海观光、科普、体验为一体。
此次小长假,川西竹海人气高涨,不少成都周边居民前来体验川西竹海号称“天然氧吧”的原生态环境和景区内的多种竹海项目。川西竹海的“亲子耍水季”也在五一期间开启,景区内大大小小数十处水景,引来游客摸鱼戏水、纳凉消夏。
五一迎客 安全意识不松懈
五一假期,景区官方严格遵守防疫措施,加强现场管控,引导游客扫码登记、错峰出行,全力保障了游客的出行安全和旅途舒心。
“本次五一假期,景区进一步加强了景区游客提示、引流疏导,全力确保游客能够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下一步我们还将做好流量预测监测工作,建立健全景区应急预案、应急机制、现场应急管控措施,进一步加强对高空全景走廊等重点区域的游客实时疏导和服务保障,并且提升景区规范服务流程、细化服务措施,大力提升服务质量,及时化解游客诉求,努力提高游客体验及满意度。”川西竹海相关负责人表示。(吕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