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4-21 10:59:37编辑:徐扬
当前,都江堰市正奋力构建“五大新城”,守护粮食安全底线,筑牢乡村振兴基石,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4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谷雨,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都江堰市水稻插秧工作也在陆续开展,今年预计水稻种植面积17.4万余亩。不少早稻种植户利用机械化生产工具抢抓春时,为今年水稻丰收打好基础。
流水线育苗高效质优
时下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4月19日,在天马镇四川圣寿源农业有限公司蔬菜基地内,自动化水稻育秧机正全速运转,顺着一条长长的流水线,一个个育苗盘经过填底土、消毒、播种、放盖土、摆盘等工序,均匀装载着稻种被运送到育苗基地里。工人们配合着这条育秧流水线,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该套设备每天制作秧盘2万多盘,产量相当于1000余亩水田的用秧量。”圣寿源负责人蒯世军介绍,以往主要靠人力,20多个人一天只能育10亩地的秧苗,效率低,成活率也低。现在有了工厂化育秧设备,10多个人一天就能育上千亩秧苗,不仅成活率提高了,还节省了成本。
与传统的人工播种相比,机械化育秧好处非常多。蒯世军介绍:“用工厂化流水线的方式,调整播种量、播种速度,降低每盘秧的成本。还可以在农地插秧的时候,不缺株,能够达到合理的增产,使农户降低成本,产生较高效益。同时,由于秧盘质量好,使用时间长,易回收,不会产生农田塑料污染。”
在园区大棚里,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铺放在苗床上。走近看,最早一批的秧苗已经有15厘米高,绿油油、嫩生生的。蒯世军介绍,工厂化育秧模式能够克服温度、水分、土壤、天气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不仅育秧速度快,还大大提升了早稻育秧的质量。蒯世军说,“秧苗一般育种就30多天,今年已收到育种订单6000余亩。”
据了解,圣寿源采用的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和无纺布覆盖育秧技术,能将原本六七天的出芽时间缩短至两天,同时,出芽率由70%提高90%,半个月内就能完成全年春耕育秧工作,实现低耗能、高产出、高效益,对推进粮食生产增产高效具有积极意义。
机械化插秧高效快捷
在天马镇碧鸡桥社区,早稻田里已经蓄满水,伴随着插秧机来回穿梭,一排排嫩绿的秧苗整齐划一,稳稳地插入田中。
“现在机械化是真方便,用插秧机,我的2.2亩田一会儿就插完了,省时省力。”碧鸡桥社区村民吴桂英在城里一家医疗单位做保洁,她介绍,这田块是去年退林还耕的田块,可自己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没有剩余劳动力种田。今年她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把田交给企业来种。看到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从运输车卸到插秧机上,她笑意满满地说,将土地流转、实现机械化插秧,给她解决了后顾之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据了解,2021年,圣寿源探索出一条“企业+农户”的“粮蔬”轮作新模式。企业统一购种、育苗、耕地、机插、施药、收割,最后秸秆还田,村民只需要肥水管理,最后拿口袋收谷子即可。企业再轮作种蔬菜,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窘境。截至目前,圣寿源已和近百户农户签约,流转土地已达1700余亩。
操作自动化插秧机的是蒲阳街道和谐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贾伟,他介绍,使用自动化插秧机约20分钟就能完成一亩水稻田的插秧作业,省时省力,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这种方法。“最近订单开始增多,繁忙时每天合作社得安排4台自动化插秧机下田插秧,高峰期一天得完成100亩水稻田的插秧作业。”贾伟说,每年谷雨前后,他们就要开始忙着水稻种植,要一直忙到7月。他说,今年明显感觉都江堰农户种植水稻的积极性更高,可能跟政府出台惠农政策补助水稻种植有很大的关系。他估计,今年合作社接的订单将比去年多一倍。
“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农业农村,发展潜力也在农业农村。新时代的‘三农’工作重点是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都江堰市作为精华灌区粮食主产区之一,今年水稻种植面积预计17.4万亩,75%以上实行机插。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机械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种植户们也鼓足了劲,早早打田、备耕,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共同富裕。(缪英 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