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驻村农业专家给生基村带来的喜人变化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1-05 14:27:42编辑:渝轩
柯剑鸿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长、武陵山研究院院长,重庆市委办公厅乡村振兴帮扶集团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他长期从事特色甜糯玉米、中药材、马铃薯及特色资源植物研究,被选派为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深度贫困村产业扶贫技术指导专家。2021年5月,柯剑鸿来到了酉阳县花田乡生基村驻村。
以党建促进发展
生基村有党员33名,其中大部分年纪都在60岁以上。
“支部经过研究决定,今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预备党员2名,让更多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优秀年轻人向党组织靠拢,充实后备力量、增添新鲜血液、储备发展动能。”有着12年党龄的柯剑鸿说,以党建促发展底气足、效益久。
驻村工作队以健全支部组织、完善支部组织生活制度、转变党员干部作风为抓手,全力创建“一位党员一盏灯,一个党支部一面旗”的党建品牌,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为切实提高基层党员的政治素养,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双带”作用,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柯剑鸿挤出时间,给全村党员上党课,来激发广大干群干事创业的热情。
“通过党建品牌创建,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县委要求就有了坚强的保障。”柯剑鸿说,从2021年5月驻村以来,工作队扎扎实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工作,逐户走访摸排,核实村民的住房、饮水、教育、医疗、家庭收入等基本情况,做到了全村11个村民小组家家到边,户户见人。
目前,摸排整改村民饮水、住房问题10余件,便民桥修建问题1件。对村内的监测户、边缘易致贫户及其他重点人群实行因户施策重点帮扶,全面巩固全村的脱贫成果。
以特长做优产业
生基村左邻何家岩梯田,背靠菖蒲大草原,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
自驻村以来,柯剑鸿和工作队把发展壮大全村的致富产业作为重点工作,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先后10多次到县内外考察调研雷竹、天麻、羊肚菌、栗树菇、脆桃、荞麦、百合、鲜食玉米、肉牛养殖、油茶种植等特色高效农业项目。
该村6组村民齐金莲今年发展了20亩油菜。她说,以前种油菜产量低、收入少,大家都不愿种。2021年在柯书记的动员下,不少村民的积极性都提高了。村里免费提供种子、肥料,还要给大家指导种植技术。
“这是庆油3号,含油率49.97%、亩产191.53千克,是目前最好的品种。油菜苔是绿色蔬菜、油菜花可吸引游客来赏花、油菜籽可榨油,非常适合生基村产业发展。”柯剑鸿说。
在柯剑鸿的鼓励下,该村6组村民杨小芳2021年试种了3亩特色甜糯玉米,收入了8000余元,她计划今年发展到8亩。
2021年,生基村种植鲜食玉米300亩,油茶基地套种荞麦500亩,发展稻田轮作油菜“稻+油”800亩。村民通过自主经营、土地入股或务工增收等多种方式获得收益,户均增收1000余元。
柯剑鸿说,他一边研究项目推广,一边积极与市农科院、市科技局、西南大学、县农业农村委、县科协对接,争取粮油高质高效项目100万元,秸杆加工厂建设项目120万元,科技特派员项目100万元,市农业协同项目100万元,用于推动生基村全面发展。
以整治提质增效
2021年9月26日开业的“合乐农庄”,是一栋闲置的撮箕口老木房改造的。合乐农庄董事长何邦燕说,启动环境卫生整治后,拆除了房前废弃的猪栏、牛圈,美化了环境。现在农家乐效益可观,还利益联结了11户村民。
“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活都忙不完还搞啥子环境卫生哟?”整治初期,很多村民不理解、不支持。于是,柯剑鸿白天到田间地头走访,晚上以“火铺会”“院坝会”等形式,向村民宣传环境整治的意义。
渐渐地,村民们的观念得到了转变,该村6组的人居环境整治还成为了亮点,县内外组团20余次1000余人次来学习经验。
“我们要努力让生基村呈现勃勃生机。”柯剑鸿说,目前全村拟打造安家堡、简家沟、税坝三个特色村寨,鼓励和引导村民开办“农家乐”,打造“桃源人家”,发展乡村旅游。(高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