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新片总票房超20亿元 《长津湖》票房已超13亿元

来源:成都商报 时间:2021-10-04 10:05:29编辑:庞捷

《长津湖》海报图据片方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1年10月3日15时24分,2021国庆档新片总票房(含预售)破20亿。目前的档期票房前三分别为:《长津湖》13.76亿,《我和我的父辈》5.35亿,《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2211万。
而截至10月2日22时05分,《长津湖》单日票房超4.26亿,正式超过《战狼2》单日最高票房成绩,成为中国影史战争片单日最高票房冠军。据中国电影报道
为何票房口碑双丰收?
这部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影片,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打破常规
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这是《长津湖》的导演阵容。三位导演都是华语影坛的重量级人物,由他们共同完成一部电影,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是难得一见的。
总制片人于冬透露,之所以采用三位导演共同创作,是因为《长津湖》的故事题材,意味着创作团队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在冬天拍摄完成。“所以我们采取了一个特殊方法,让三位导演分三组同时进行创作。”
不同于《我和我的祖国》等影片的故事结构,《长津湖》中三位导演是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而非单个独立的段落。因此,三位导演的分工与配合也成为影片完成度的关键。据了解,陈凯歌负责拍摄志愿军入朝鲜部分,徐克主要注重影片故事的完整性和生动细节的展示,林超贤则偏重战斗场面创作,并在动作设计中完成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塑造。
三位导演各自发挥所长,产生了独特的化学反应,让影片兼具他们各自的特色——既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鲜明的时代风貌,又有战士的铁血硬朗和战斗的紧张刺激。
近3小时。这是《长津湖》的时长。这样的片长在我国的院线国产片中同样罕见。对此,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这是由长津湖战役的体量所决定的,“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关键一战。”
不少观众在观看后表示,“三个小时并不觉得长”“意犹未尽”。
情感共振
“为了下一代远离硝烟,英雄们把热血融进土地。《长津湖》是悲壮的离歌,更是燃烧的史诗。”一位网友在看完影片后这样评论。
在国庆假期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观看一部兼具故事性和思想性的主旋律影片,在很多人看来,有着特殊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指出,影片体现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无畏牺牲的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的军魂,“最重要的是,这部影片回答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打那场仗,因为‘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则认为影片展现了“家国叙事美学”,“电影中的每位战士都有对家的留恋和向往,家国叙事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长津湖》对于主题和精神的展现,并不是通过空洞的口号和说教来完成的。影片生动描绘了七连战士的人物群像,人物塑造成为影片主题表达的关键要素。
影片中,吴京饰演的伍千里想为家中的父母盖座新房,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在战争的残酷中不断成长,朱亚文饰演的梅生惦念着教家中的女儿算数,胡军饰演的雷公在英勇牺牲前唱起了《沂蒙山小调》……
这些贴近生活的人物形象,实现了对人性的充分挖掘,让影片中的情感表达成功“落地”,也更好地起到了提振精神力量、引发观众共鸣的作用。
有效探索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长津湖》蕴含我国电影人对战争题材影片的诸多新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我国电影工业水准的新高度。
影片的创作团队数量惊人。据介绍,在前期拍摄阶段,陈凯歌、徐克、林超贤率领的三大摄制组人数达到7000人,加上后期80多家特效公司参与,《长津湖》项目的工作人员总数有1.2万之多。
“遇袭的长镜头、遭遇战的多视点切换、长津湖大战的快速剪辑,呈现出形态各异的气氛效果。影片整体气势宏伟,战斗细节表现丰富,大量手持摄影和快节奏剪辑营造出极强的临场感。”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
在饶曙光看来,影片在战火呈现和战争思考之间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努力。“伍千里制止伍万里开枪时,以‘有些枪必须要开,有些枪可以不开’阐明了中国军人面对战争的终极态度,为本片增添了战争电影应有的思想价值。”
“《长津湖》在战争叙事上的新探索和新表达,无疑为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前进方向,为国产战争影片的后续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饶曙光说。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