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号返回舱昨日着陆 太空出差三人组欢迎回家

来源:成都商报 时间:2021-09-18 09:54:08编辑:邢春燕

航天员聂海胜(中)、刘伯明(右)、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

返回舱向着陆场飞来

着陆瞬间

工作人员对返回舱进行处置
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安全着陆在东风着陆场。13时20分左右,返回舱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下降。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吊挂着黑褐色的返回舱,在空中划出一道斜线,伴随着溅起的一股尘土,平安降落在戈壁上。返回舱舱门打开,医监医保人员上前与航天员交流。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出舱后表情轻松,挥手向大家致意。他们昨晚已经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
身怀六大绝技
返回舱完美着陆
回家的日子,也是航天员刘伯明55岁生日。17日12时43分,北京飞控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轨道舱和返回舱成功分离。“太空三人组”正式踏上回家之路。万众瞩目下,返回舱向东风着陆场飞驰而来。
13时34分,返回舱在预定区域着陆,落点近乎完美。这是东风着陆场迎回的第一艘载人飞船。
回收着陆是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的最后阶段,也决定着飞行任务的最终成败。为了护佑航天员安全回家,科研团队为神舟十二号飞船研制了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回收着陆系统,确保飞船返回舱走稳回家的路。
▶成都造的“风筝线”
牵引神舟十二号回家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简称“中电科十所”)获悉,为全面保障神舟十二号的回家之旅,中电科十所承研的多型测控通信系统圆满完成各项测控通信任务,确保神舟十二号“一路平安”。
据了解,中电科十所承研的测控通信系统,涉及陆基、海基、天基共三类测控通信系统,这些测控通信系统为神舟十二号回家“连上了”一根安全可靠的风筝线,为神舟十二号返回的全过程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航天测控系统的意义在于,可以引导航天器始终按照自己的轨道飞行,即便偶尔偏离轨道,也能很快“迷途知返”;一旦发生了故障,就能得到及时抢救和精心照料。
▶“最强大脑”
精测高度,开启回家“大幕”
神舟十二号飞船在轨飞行过程中,回收着陆系统只是在返回舱内静静守候,直到飞船返回舱穿过大气层后自由下落至距地10公里高度时,由静压高度控制器判断高度,并发出回收系统启动信号,回收着陆系统才开始工作。
静压高度控制器只是程序控制子系统的设备之一,整个程序控制的“幕后成员”还包括回收配电器、火工控制器、程序控制器、行程开关等,它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就像人类大脑的不同区域,通过发出程序控制指令信号,控制着“台前”各执行机构完成规定的弹伞舱盖拉引导伞、拉减速伞、减速伞分离拉主伞、主伞解除收口、抛防热大底、转垂挂等一系列不可逆的动作。
▶逐级开伞
完成“急刹车”,减轻航天员“压力”
1200平方米的降落伞在飞船返回舱降落时不能一下子全部打开,否则伞会被空气崩破。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设计师们为飞船量身定制了一套三级开伞程序,先打开两个串联的引导伞,再由引导伞拉出一顶减速伞。减速伞工作一段时间后与返回舱分离,同时拉出1200平方米的主伞。
为防止减速伞和主伞张开瞬间承受的力太大,减速伞和主伞均采用了收口技术,也就是说,放慢伞绳从收拢到散开的过程,让1200平方米的大伞分阶段张开,保证整个开伞过程的过载处于航天员体感可承受的范围。航天员也正因为感受到这一连贯动作的晃动,才能确认回收系统工作正常。
在开伞之后,由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研制的测量雷达便开始发挥作用。依靠光学、红外探测设备,工作人员能探测到航天器的方向,但由于落点区域太大,能见度受天气条件等影响,很难明确降落的具体地点。通过测量雷达,可以不受天气影响,精细探测,大大减少搜救时间,提高搜救效率。
▶火箭反推
实现返回舱安全软着陆
防热大底是飞船进入大气层后的“铠甲”,等主伞完全打开后一会儿,飞船返回舱就会抛掉这身“铠甲”。在神舟十二号回家的最后阶段,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5所研制的“刹车指令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位于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底部,伽马射线的探测体制赋予它穿透地表植被的能力,可精确测量返回舱底部距离地表的高度。当返回舱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它给出预指令信号,舱内指示灯亮起,航天员将做好着陆准备;之后,根据实时速度在合适高度发出点火指令,控制反推发动机点火“刹车”,最大限度发挥反推发动机的缓冲性能,让航天员安全舒适着陆。
▶9种故障预案
充分把握救生机会
为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提高回收着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设计师们想到了一切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为回收着陆系统设置了9种故障模式,涉及正常返回、中空救生、低空救生3种基本返回工作程序,采取了备份降落伞装置、时间控制器、三组高度开关等多种备份措施,以全面保证返回舱在火箭发射段、上升段、正常返回和应急返回段的安全返回与着陆。
▶自主标位设备
告诉搜救人员“我在这里”
神舟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后,为保证地面搜救系统及时搜索到返回地面的返回舱,除布设一定数量的雷达,跟踪测量返回舱轨道并预报落点位置外,设计人员还为返回舱上安装了自主标位设备,告诉搜救人员“我在这里”。(彭祥萍 吴阳 实习艾小文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
克服四大困难
迎接航天员凯旋
“以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的方式迎接航天员凯旋!”为了这一目标,着陆场系统进行了20多项技术改造,构建了多专业搜救力量体系,多批次开展战法推演和训练演练。在号称“死亡之海”的荒漠戈壁上硬是蹚出一条条新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介绍说,这次搜救任务克服了四个比较大的困难。
一是任务直接准备时间短。空间站阶段的载人飞行任务,飞船一直靠泊在空间站上,要到决策返回前的几天,才最终计算飞船返回轨道和返回瞄准点,留给着陆场系统的任务直接准备时间非常短。搜救人员必须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完成所有的搜救前准备工作。
二是需要应对的返回模式多。一般情况下,飞船主要采取升力控制式返回模式,但也可能根据飞船状态临机决策,启用自旋弹道式返回模式,造成落点出现较大范围偏差。此外,还存在提前返回、推迟返回等多种返回模式,针对各种可能的返回模式,着陆场系统都要做好准备。
三是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多。飞船有可能着陆于着陆区以外的异常地域,如山地、沙漠、盐碱地、梭梭林地、水域等。搜救过程中有可能遭遇异常天气现象,如大风、沙尘等。返回舱着陆后,有可能出现主伞拖拽返回舱高速滑行、返回舱舱门打不开等工程异常,需要把各种异常情况想周全,并拿出应对措施,反复演练。
四是着陆现场救援要求高。经过3个月在轨飞行后,航天员返回地面要重新适应地球重力环境。特别是在返回着陆最初的几个小时,要帮助航天员进行地面重力再适应,防止出现立位耐力下降无法站立和晕厥等症状。
卞韩城介绍说,为圆满完成这次搜救任务,着陆场系统组建1支直升机搜救分队、1支搭载伞降队员的固定翼飞机搜救分队、1支地面搜救分队,着陆区以外周边3旗3县1市地方政府准备了近20支搜救预备队;组建了专业的航天员医监医保医疗救护团队,建设了以直升机、车辆为载体的医监医保医疗救护平台,设计了舱内、舱旁、载体内医监医保流程,演练了舱内防航天员跌落方案,训练了舱外搬运航天员动作,准备了大风和沙尘环境救援保护措施等。
为应对异常情况,参加搜救的直升机上加装了大功率探照灯,具备夜间搜索的能力;直升机上加装电动绞车,在直升机无法降落地域可将救援人员施放至地面;地面搜救队装备了履带式全地形车、配备轮式全地形车,具备了全地域搜救能力。着陆场系统还组建水域救援队,具备水面、水下搜索和救援能力等。(新华社 黎云 张汨汨 米思源)
这成功一刻的背后
是数十万人的努力
很少有一项事业,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样,涉及如此众多的专业和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的研究所、基地、研究院一级的单位就有110多个,配合参与这项工程的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他们的名字不为人知,他们的心血,凝结在数十万个零部件与元器件上。
正如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所说,载人航天真的是“以平凡成就非凡,以无名造就有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工程总体室助理研究员许文龙介绍说,返回地面后,三名航天员将进入医学隔离和疗养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专业的医监医保人员会帮助航天员通过运动、饮食和按摩、理疗保健、药浴、中医药调理等多种手段,重新适应地球重力环境和有菌环境,尽快恢复身体机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医疗隔离和疗养时间长达数周,身体各生理功能才会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据新华社